(1)资金壁垒
疏浚工程企业的疏浚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疏浚装备,近年来,随着我国港口及航道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对于疏浚装备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未来疏浚装备将向大型化、自动化趋势发展。疏浚船舶作为典型的疏浚装备具有单位造价高,制造周期长等特点,疏浚公司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购买、建造或租赁相关船舶。因此,较高的资金要求构成疏浚行业主要的进入壁垒之一。
(2)技术壁垒
受目标区域工程规模、作业深度、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不同疏浚条件对施工设备和技术工艺都提出了差异化的要求。同时,近年来日益提升的水环境治理需求拓展了环保疏浚工程市场,由于环保疏浚的施工过程需防止污染底泥对水体的扰动以避免污染物的二次扩散,因此对疏浚设备的定位和挖掘精度有着更高的要求。疏浚企业需要在疏浚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和经验积累才能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疏浚工程方案,这构成了进入该行业的壁垒之一。
(3)资质壁垒
企业进入疏浚工程行业,需要获得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颁发的《航道工程专业承包》、《安全生产许可证》等专业资质认证,这些认证在认定安全生产、公司过往施工量、技术人员数量、注册资本金、净资产、工程结算收入、施工机械与检测设备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潜在进入企业具有一定的限制。
(4)装备壁垒
疏浚装备对疏浚企业的作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在最大作业深度、船舱容量以及吹泥距离等方面的性能往往成为疏浚企业是否能够承接某项业务的最终决定性因素。除需要配备具有优越性能的旗舰装备以外,需要多种类型、不同功能的船队协作完成,因此,较高的疏浚装备要求形成了该行业的另一主要壁垒。
经过100余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前两大疏浚及吹填造地市场,且为典型的封闭市场,因国内疏浚行业涉及民生及国防工程,以国内大型公司承接为主,故准入门槛很高。资质方面,截至2019年末全国共有14家企业具备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除长江航道局、中建港务建设有限公司、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外,其余9个特级资质全部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拥有。设备及人才方面,疏浚行业对绞吸船、耙吸船等多种机械装备和专业操作人员的依赖度较高,相关设备购置、维护升级以及日常运营所需长期资本投入较多,因此资本实力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比较优势。上述行业特性决定了我国疏浚市场行业集中度很高,从疏浚作业量来看,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疏浚业务市场占有率达到50%,其中沿海疏浚业务市场占有率达到80%,此外,依托长江内河运输发展成立的长江航道局亦是传统的疏浚业务的主要承包商,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的局面。
疏浚工程行业涉及沿海和内河的港口航道建设与维护、临海工业区建设与沿海城市发展、水利防洪清淤以及环境保护和改善等多方面。抓住机遇实施疏浚强国战略,提升我国疏浚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当前的现实选择。由于我国疏浚市场以封闭市场为主,同时,国外竞争对手作业成本较高,且在中国境内施工需要将其自有船舶设备航行或拖拽至作业地点,耗费的时间及成本远高于国内企业,因此国际竞争对手在国内承接的疏浚工程量非常小,国内市场以内部竞争为主。整体上看,疏浚行业竞争正在逐渐加剧,一些在资金、技术,作业经历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的企业将有望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疏浚企业较国际疏浚公司在价格上具有显著优势,并在技术、管理和经验方面迅速积累和进步,进军国外市场的步伐也在加快。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疏浚工程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