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FAG(现为舍弗勒公司品牌)创始人弗里德里希·费舍尔提出了使用合适的生产机器磨制大小相同、圆度准确的钢球的主张。这奠定了创建独立的轴承工业的基础。1895年,亨利·铁姆肯设计出第一个圆锥滚子轴承,三年后获得了专利并成立Timken(铁姆肯)公司。1907年,SKF轴承工厂的斯文·温奎斯特设计了最早的现代自调心球轴承。两次世界大战刺激了军事工业的发展,轴承军事工业中的地位日益显著,轴承广泛用于汽车、飞机、坦克装甲车、机床、仪器、仪表、自行车、缝纫机等众多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大批轴承厂在各国先后出现。现代科技的发展更是促进了轴承技术的革新发展。经过130年的积累,国外的轴承行业已经非常成熟,性能、精度,日益成熟完善。2024年,全球轴承产量约1266亿套。
图表:2020-2024年全球轴承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十六世纪,西方开始兴起了工业革命,到了十八世纪中期,轴承作为独立的机械元件开始出现。到二十世纪初,轴承技术进入了现代发展时期,开始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轴承行业。进入二十一世纪,轴承已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零部件,在各行业应用十分广泛。各类主机的工作精度、性能、寿命、可靠性等各项指标,都与轴承有着密切的关系。2024年,全球轴承行业市场规模1338亿美元。
图表:2020-2024年全球轴承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世界轴承工业起源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期,产业革命的兴起带动了机器设备在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同时也推动了轴承的生产和发展。1880年,英国开始生产轴承;1883年,德国建立了世界上首家轴承公司乔治沙佛(FAG)公司;1889年,美国铁姆肯(Timken)公司成立;1907年,斯凯孚(SKF)在瑞典成立。二十世纪初,欧美大型轴承企业大都已经起步、并奠定了未来的发展基础。日本轴承工业的发展在欧美之后,1910年,斯凯孚公司开始向日本提供轴承产品,此后,恩斯克(NSK)、恩梯恩(NTN)等大型日本轴承公司先后于1914年、1918年成立。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在微、小型轴承领域逐步取代了欧美国家的垄断地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亚洲成为全球最大的轴承消费市场,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逐渐占据轴承行业的中低端市场,欧美国家在中高端轴承市场依然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轴承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