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煤炭装备制造行业的集中度相对较低,企业数量众多。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凭借其在经验、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市场占有率相对稳定;外资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品牌,质量和性能具有一定的优势;民营企业依靠自身灵活的经营机制和高效的运营效率,市场份额增长迅速,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国内行业内以中小型煤机企业居多,这些企业资金规模小,产品区分度小,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市场;且过去多年来,下游煤炭行业资金充裕,支付能力强,盲目追求产量,粗放式经营,对煤炭开采、运输机械装备需求旺盛;各中小型企业不注重研发,产品抄袭模仿,对产品质量和安全可靠性不重视,只为迅速扩大收入,低价销售占领市场,一度造成行业不良竞争。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继续深度推进,虽然制约煤机大面积采购,但是在改革的催化下,行业内的竞争格局在逐步优化,因为煤炭行业落后产能去化将提升大型煤矿的集中度,进而提高综采机械化率。根据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统计,从2013-2015年,年产120万吨大型煤矿的数量由850家增加到1050家,同期,年产30万吨小型煤矿的数量由9800家减少到7000家,未来煤炭行业的集中度仍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受煤价影响,部分煤机企业在近几年先后关停,加快了行业产能出清,为剩余存活的企业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龙头企业通过技术优势、渠道优势会在存量市场的竞争中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并且下游集中度很大程度上会向上游传递,下游大客户对煤机性能严格需求限制行业准入门槛,且考虑到安全等因素,下游客户群体更换供应商的可能性较低,利于现有竞争者蚕食存量市场份额。未来,随着大型煤机装备制造企业的整合发展,煤机行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加速洗牌后,产业集中度将大幅提升。
(1)新进入者威胁
由于巨大的市场吸引力及煤炭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近年来,国内国际越来越多企业转型到煤机领域,一些大煤炭集团新建了自己的煤机研发中心、大修车间等。如全球最大的建筑商卡特彼勒收购了年代国际控股,采矿设备巨头久益环球收购了国际煤机41%股份,而国际煤机又先后收购了佳木斯煤机、鸡西煤机及淮南长壁煤机公司,又与山西煤炭销售集团共同成立合资公司等;神华集团、晋煤集团等不仅成立了煤机研发中心,还不断扩大自建生产基地的规模,每年产值也达到10×108元以上。
(2)现有竞争者分析
中国煤机市场特别是比较高端的制造市场呈现出国企、外企和民企竞争的格局。根据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中国煤炭企业50强和煤炭产量千万吨以上企业名单。山东能源集团营业收入约6752.4亿元,位居榜首;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以5569.4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居第二;晋能控股集团营业收入4659.9亿元,位居第三。2021中国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千万吨级以上企业共有36家,产量在1亿吨以上的煤炭企业有6家;产量在5000万吨至1亿吨的企业有9家,产量在1000万吨至5000万吨的企业有21家。目前,我国已有6家煤炭企业煤炭年产量超过1亿吨,其中国家能源集团以5.3亿吨煤炭年产量居榜首,接着依次为晋能控股集团(3亿吨)、山东能源集团(2.7亿吨)、中煤集团(2.2亿吨)、陕煤集团(2亿吨)、山西焦煤集团(1.6亿吨)。煤炭年产量在5000万吨至1亿吨的煤炭企业有9家;煤炭年产量在1000万吨到5000万吨的煤炭企业有21家。煤炭年产量1000万吨以上的企业共有36家。
(3)替代品的威胁
煤机产品属于中国工业生产中的矿用设备,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有替代煤机产品的新技术出现。但是煤机技术在飞跃发展,现在暂时处于先进地位的技术均有随时被替代的可能,每一款先进产品均有被系列化产品替代的可能,因此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要密切关注市场,时刻引领技术发展。
(4)供应商议价能力
对煤机行业来说,许多液压器件、电气件等核心部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比较强,个别时候还垄断市场。煤炭机械企业一般和一些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确保自身优势。对一些需求较大的标准件,往往以较低价批量采购,降低成本。对于比较普通的煤机配件,由于供应商数量众多,供过于求,有议价优势。
(5)买方议价能力
买方议价能力一直在加强。煤机装备购买方往往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煤炭企业,他们的意图决定着产品价格。同时,煤机设备性能决定着煤矿生产安全性,所以煤炭企业在选购和配置煤机时非常重视产品本身的质量、性能、服务等,这是它们必须考虑的。总体来讲,由于竞争激烈,中国煤机市场目前尚属于买方市场,煤矿企业也就是购买方具有较强议价、定价能力。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煤炭机械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