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保安服务行业属于服务业的一种,不以生产和制造产品为经营手段,而是以提供服务换取酬劳为主要经营手段,因此行业内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主要为周边产品,如防护服、橡胶辊、头盔等安保装备,押运车、特服车等押运工具等。这类产品,企业往往采用集中采购招标的方式选择最低价格进行采购,因此企业占有议价优势,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
2、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在《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出台之前,保安行业属于一个官办的自然垄断行业,各保安服务公司基本以地域进行业务范围的划分,业务地理范围区别显著,同时这垄断性质的行业属性,对购买保安服务客户的议价能力造成了影响。在早期,行业内客户基本没有选择余地,只能选择本区域的保安服务公司进行服务,跨区域公司少之又少,客户议价能力较弱。
但随着《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的出台,国家允许各类具有一定资格的外资和民营企业进入保安服务领域,许多不同的保安服务公司开始相继出现,行业内的竞争逐渐加剧,各公司纷纷利用价格战等手段进行恶性竞争,使得安保服务购买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从而降低购买成本。
3、潜在进入者的竞争能力
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保安服务行业正在成为一个市场开放性越来越强的行业,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跨行业巨头觊觎保安服务行业的市场发展潜力,想进入这一尚未完全成熟的竞争领域,同行业内现有企业分一杯羹。这些企业普遍资金实力较强、拥有较多的客户资源,从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会对行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产生一定影响,加剧行业内的竞争。
4、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保安服务行业的主要业务是为客户提供安保服务,从这一层面上来看,以远程监控、安防系统为代表的技防类产品,会对行业现有业务产生一定替代威胁,但从长远来看以远程监控、安防系统为代表的技防类产品与人力护卫的结合才是安保服务的发展趋势,这一切都离不开人力这个业务开展的载体,因此,保安服务行业的替代产品来自于业内,而又不具备实质性的威胁性。
5、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企业专业化趋势逐渐加快,以前国企的大而全的思维模式转件被抛弃,大部分企业逐渐转型为专攻主业,外包辅业的发展模式,将科研的核心、生产的重心放在企业内部,将与生产关联性小的部分交给其他企业分担,物业和保安服务业都是企业外包的。高科技水平的防御设备,具有智能系统的安保设施在国外的较为普及,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对于安全意识的认知越来越高,安保在国内的发展将也只是时间问题,在人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提高,对于安全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家庭大部分都会选择安装报警设备,增强家庭安全性,人民是产品的最大销售动力,同理,人民安全意识的提高对于安保产业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我国现有保安服务从业人员近530万人,保安服务公司1万余家。我国从事保安服务的公司数量众多,多数普遍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较低。
由于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且人口众多的地区。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南京、杭州、深圳、重庆等发达城市的保安服务企业相对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但内地还有不少企业相对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缺乏核心竞争力,大部分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管理粗放,缺乏规划和应急预案,应变能力相对不足。
保安服务行业呈现明显的区域特性,大多数保安服务企业主要是以所属区域为主要拓展市场,较少开展跨省跨市跨区的业务工作。各区域内排名靠前的企业一般是属于成立年份较早、资本规模较大、业务实力较强的企业。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保安服务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