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天然气产量246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2%。2024年,海洋油气、非常规油气继续成为上产“主阵地”。海洋油气快速上产,建成多个新油气田,产量当量超8500万吨。页岩气产量保持250亿立方米以上规模;深层煤岩气年产量仅用3年时间快速提升至25亿立方米,成为天然气增产新亮点。国内常规、非常规和海域天然气勘探开发均取得新突破,深地油气钻探能力及配套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了首口设计井深超万米的科学探索井,自主攻克了万米级特深井钻探技术瓶颈,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海南岛东南海域勘探发现首个超深水超浅层气田。
2025年上半年,我国天然气产量1308.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政策层面,国家高度重视能源安全与清洁低碳转型,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政策。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要求提升天然气储备和供应能力,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这促使各大石油公司积极投入资源,在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等主要盆地开展大规模勘探开发工作,不断取得新的储量发现,为产量增长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2025年3月,财政部出台《清洁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使用专项资金对煤层气(煤矿瓦斯)、页岩气、致密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利用给予奖补,按照“多增多补”的原则分配,较2024年开采利用量增加的,按照增幅给予梯级奖补;较2024年开采利用量减少的,按照降幅扣减奖补资金;对取暖季生产的非常规天然气增量部分,按照“冬增多补”原则给予奖补,执行期限为2025-2029年。这直接激励企业加大非常规天然气的开采力度,2025年上半年煤层气产量为89.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7%,高于天然气产量增速。企业战略与项目推进方面,各大能源企业积极落实自身发展战略。中国海油坚持“稳定老油田、加快新油田、拓展低边稠、强化天然气”核心战略,东方29-1气田开发项目、东方1-1气田13-3区开发项目先后投产,深海一号、渤中19-6等在产大气田产量持续攀升,其天然气产量实现146.4亿立方米,同比大幅增长12%。中国石油狠抓产能建设部署优化、方案优化和效益排队,多措并举提高采收率、控制递减率,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在超深井、页岩油气等领域屡获突破,上半年实现油气当量产量约9.2亿桶,同比增长2.0%。从外部市场环境来看,2025年上半年,国际天然气价格波动,LNG进口现货价格同比上涨明显,抑制了中国“二三梯队”能源公司的现货进口热情,中国LNG进口量同比减少约20%。此消彼长之下,国产天然气产量的增长有效弥补了进口减少的缺口。并且国内供暖季气温偏暖,采暖用气需求减少,使得保供压力不大,也为天然气产量的稳定增长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
图表:2021-2025年上半年中国天然气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26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随着稳经济政策及接续措施加快推进并落地生效,国内经济持续呈现复苏向好态势。各个领域的用气需求皆展现出积极向好趋势,有力带动了天然气需求稳定增长。其中,城市燃气需求持续增长,车用LNG是最亮眼要素,燃气管线铺设范围持续拓展,2024年新增约2000万用气人口,带来20亿立方米以上的城乡居民生活用气量增长。然而,与其他天然气消费场景相比,发电用气量波动性较大,燃气机组利用率持续偏低,新机组投运是发电用气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工业生产增长及替代作用增强,推动工业用气需求多点释放;化工用气需求基本平稳。2025年上半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2097亿立方米。
图表:2021-2025年上半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天然气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