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部队的职能不断拓展和转变,消防产业由传统消防向智慧消防转型升级。在消防产业智库看来,中国消防的市场化进程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
图表:中国消防产业发展历程分析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1、八九十年代:消防法正式出台,消防市场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之初的八九十年代,消防市场发展国家政策调节起主导作用,健全的法律基础,使消防工作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消防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1978年,被整编撤销了十多年的公安部消防局恢复设立,全国消防工作正式步入正轨;1984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第一次明确提出“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工作方针,消防部队的工作重心由扑救火灾转向了预防监督。1998年,新中国第一部消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布,为我国消防法制建设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为“依法治火”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伴随着公安部消防局恢复与一系列消防法律法规的出台,在这20几年的时间里,消防事业在经历动荡后逐渐由低谷反弹,开始慢慢复苏。1988年之前的10年,消防工作职责主要以灭火为主,消防部队是灭火的主要力量。在1988年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消防工作原则之后,农村相应建立健全了各级防火组织机构。成立各级防火组织这一历史性的举措,意义非同寻常,标志着消防工作的主体开始发生位移,消防工作开始走出红门,由此消防社会化这一系统工程悄然起步。虽然国家宏观调控占据主导地位,但灭火器材、消防车辆和消防装备开始发生着变化,开放性的消防市场初步形成。
这一时期由于刚刚实行改革开放,国内消防产品与技术几乎一片空白,消防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到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市场几乎是进口设备一统天下的局面。如早期的南京消防厂,就是从引进自动灭火器发家;还有上海格拉曼国际消防装备有限公司,是80年代中期合资创建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的中国消防车生产企业。
2、2001-2014年:市场准入放开,3000家企业年产值200亿
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新项目、新材料、新工艺大量开发和应用,用火、用电、用气范围日益扩大,火灾诱发因素越来越多。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各地火灾指标纷纷创下历史新高,重特大火灾开始攀升,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的发生数量明显上升,火灾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复杂性的特点。一方面,高频发率的火灾,迫切需要更多先进的消防产品与装备;另一方面,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了新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2001-2003年,随着市场准入的放开,消防产品市场发展速度加快。期间,国内消防生产企业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100多家猛增到近3000家;消防部队共配备各类车辆37290辆;个人防护装备278.07万件(套),抢险救援器材56.22万件(套),灭火器材230.7万件(套)。许多过去依赖进口的产品实现了国产化,行业内已能生产火灾探测器报警设备、固定灭火设备、消防车等900多个品种近万种规格的消防产品。中国出现了苏州捷达、安徽明光、锦州重工、徐州重工、四川森田等知名企业,部分产品还出口国外,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2010年,全国消防产业的年产值已超过了2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产业之一,消防产品和工程占据行业总收入的主要份额。
3、2014年至今:建设智慧消防,专业垂直的高价值市场
2014年随着智慧城市健康发展指导意见的提出,消防发展历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即传统消防转型升级、建设智慧消防的发展阶段。2017年297号文件的公布,全国掀起了建设智慧消防的热潮。根据2018年智慧消防在城市与企业方面的落地案例分析,消防产业智库认为,建设智慧消防最核心的就是深入场景与应用落地。
近两年由于整个基建市场都在下滑,总体消防市场并不好,但智慧消防却保持增长势头,区别于传统的消防产品与消防工程,专业垂直领域应用市场的开拓,以及配套和一体化能力的提升,是未来消防行业的发展趋势。比如说重点防火单位,每一种智慧消防解决方案需求基本都是定制化和个性化的,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需求,相较于传统的消防产品与消防工程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九小场所、商场综合体、医疗卫生等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文物建筑的重点防火单位;石油化工、机场航空、发电厂等行业成为智慧消防企业争相抢夺的市场。同时,随着消防产业的转型升级,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VR、5G等新兴技术不断在消防领域获得创新应用,消防行业涌现出了一大批跨界企业。AI技术赋予他们进入智慧消防产业生态圈的可能,BAT、华为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争相布局,根据当前发展情况,主要可以分为互联网、物联网、信息通信、新兴技术、转型消防5大类型。
此外,2018年消防改革,公安消防部队转制,整合至新组建的应急管理部,建立一套成熟的应急处理运转体系,消防队伍将朝着“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1978年部消防局重新恢复之后,消防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89年第一部消防法的诞生,开创消防法制化的进程;20世纪初中国加入WTO,消防市场准入放大,消防产品市场大跨步向前发展,消防企业数量激增;2014年随着智慧城市的提出,消防产业发展进入智慧消防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消防发展也经历着其他行业发展的必然阶段,消防部队的职能不断拓展和转变,消防产业由传统消防向智慧消防转型升级。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未来消防将会呈现一个更具潜力和广阔空间的行业。
近年来,国民消防意识的逐步增强、消防法规的逐步完善、消防标准的不断提高,对消防产品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强力的拉动效应。从产业周期来看,消防产业正处于成长期,需求与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竞争者数量不断增多,“大行业,小企业”是行业发展阶段所决定的。随着行业逐渐成熟,业内竞争将逐步加剧,行业集中度也得到提升。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快递增长,消防产业也逐渐发展成型。但行业集中度低,全国真正有实力,能形成企业集团化、产品多元化的企业并不多,消防行业内的上市公司更是屈指可数。在政策的不断推进下,我国消防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4年,中国消防产业市场规模约5166亿元。
图表:2020-2024年中国消防产业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总体而言,我国消防行业市场份额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初步形成,行业内的并购重组开始兴起,规模较大的企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品种单一,行业平均毛利不高;中高端市场竞争温和,少数企业向系统集成商发展。
消防产业是关系到公共安全的特殊产业,随着消防的社会化,在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带动下,中国的消防工程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安部消防局297号令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目前已建成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城市,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接入系统、应用APP平台,且成为社会消防安全公共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行业将利用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的时代背景下,打造消防物联网远程安全监控平台。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消防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