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担保迈入制度化快车道
为加快推进工程担保制度建设,完善建筑市场监管机制,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7月2日,住建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实施工程担保制度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全面推行工程保函替代保证金制度;7月6日,住建部再次下发文件,明确提出三年内,各类保证金的保函替代率要提升30%,采用最低价中标的工程实行高额履约担保,农民工工资支付保函全部采用见索即付保函。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担保制度由2004年开始的试点阶段,历经十余年的量变积累达到了质变。可以预见,随着工程担保迈入制度化快车道,工程担保行业将迎来更好发展,未来前景一片广阔。
2、工程担保行业起步较晚
工程担保是引入保证人作为第三方,对建设工程中一系列合同的履行进行监督并对违约承担责任,是一种促使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守信履约的风险管理机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程担保行业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工程担保才由国外引入。当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经济建设,工程担保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之一被引入我国。
由于工程担保是国际上工程交易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为与国际惯例接轨,提高国内建筑企业的风险意识和质量意识以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我国于2005年开始在天津、深圳、厦门、青岛、杭州、成都、常州七城市展开工程保证担保试点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大概有15个省、市逐步培育并批准了280多家专业工程担保机构,其中四川71家,北京50家,深圳和天津各23家,杭州21家,其余省市则在15家以内。
图表:中国主要地区专业工程担保机构数量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此外,其中部分担保公司已经完全走上了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专注于经营工程履约保函这一符合国际惯例的担保品种,在帮助工程项目业主规避和控制合同风险、通过银担合作帮助银行控制工程保函风险以及帮助承包商降低保证金负担和开具保函成本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工程担保行业发展迅速
我国工程担保行业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工程担保才由国外引入,目前已初步建立起适合国情的工程担保制度。但我国工程担保业务数量和质量与国际还有较大差距,行业发展存在建筑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工程担保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各地工程保函发展程度不一、工程担保制度宣传不到位、工程担保领域仍未做到完全市场化等制约因素。整体来看,建筑市场的担保需求日益增加,以及在国家强制推行工程保证担保的大环境下,我国工程担保行业发展迅速。2023年,工程担保余额约5643亿元,工程担保业务收入242.07亿元。
图表:2019-2023年中国工程担保余额情况
数据来: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图表:2019-2023年中国工程担保收入情况
数据来: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未来,随着中国及全球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越来越健全,担保的品类和产品越来越标准化,工程担保行业将呈现积极的发展前景,企业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4、工程担保行业方兴未艾
首先,在建筑业持续发展推动下,我国工程担保行业将保持较好态势。2023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315912亿元,同比增长5.8%。建筑业飞速发展背景下,随着工程规模建设以及复杂度的增加,工程风险越来越被重视,使得推行工程保证担保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应对工程项目风险的重大举措,工程担保行业方兴未艾。
其次,通过产品创新牢牢地抓住并扩展市场需求。从国际惯例来看,能够充分保护工程项目业主利益的单向且全面覆盖保修期责任的承包商履约担保应是重点发展的担保品种;而从政府强化对工程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职责的使命及积极响应建筑产品最终用户利益诉求的角度来看,工程质量保修担保将会成为未来工程担保制度优先发展的领域,与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等所配套的行政担保也必将是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担保品种,而当前已经被地方政府实践验证为有效的农民工工资担保将与上述肩负行政管理风险防范的其他行政担保措施进一步融合。
最后,优秀的专业工程担保公司将引领行业发展。个别工程担保公司要能为银行所信任,而且要能够形成具有市场公信力的集体风险防范机制,使市场能够有效识别出那些因规范运作和专业能力而值得信任的专业化的工程担保公司,并以此奠定中国建筑市场的信用基石,创造出良好的条件来承接中国建筑市场监管的市场化改革对工程担保行业所寄予的重任。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工程担保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