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主要资产全数下跌,股债双杀造成全球资管市场规模的大幅回落,从2021年的112万亿美元下降至98万亿美元,降幅达13%。资产价值下跌是全球和中国市场整体规模承压的最重要原因。股票和债券市场的低迷表现导致存量管理资产价值大幅缩水。资金净流入也出现大幅下滑。全球资金净流入从2021年的4.4%水平,下降至2022年的1.6%。2023年,全球资产管理规模114万亿美元左右。
图表:2019-2023年全球资产管理行业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光大银行、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近年来,在监管机构的大力推动下,各市场主体积极变革,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由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以及银行、保险、信托等各类机构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的资产管理行业。与美国和欧洲的资产管理行业相比,我国的资产管理行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产品市场具备一定规模,但结构不尽合理。公募基金资产约有一半为货币基金,其余大多为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债券基金和对资产配置全球化有重要意义的QDII基金的占比很小;私募基金近期规模增长很快,但大多为牛市催生的股票型基金;基金公司专户和证券公司资管规模中有相当一部分为通道业务,与银行理财和信托资产多有交叉和重复计算;银行理财和信托尽管规模庞大,但投向标准资产的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单一,而投向非标的产品受刚性兑付的影响,尚未形成合理的风险收益预期。
二是资产管理机构的类型多样,但尚未形成较清晰的市场定位和良性的竞争关系。目前我国的资产管理机构以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和第三方理财机构为主。其中,基金公司的定位类似于美国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的功能主要通过旗下形形色色的产品实现,并不提供如税务规划、遗产规划等复杂的资产管理服务,但可通过产品创新(如生命周期基金)及专户产品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服务与美国大型券商(如高盛、嘉信)提供的资产管理服务类似,都是依托经纪账户优势,为客户提供基础产品和股票、债券直接投资相结合的资产管理服务。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则依靠强大的综合实力,为高净值人群、超高净值人群及富裕家族提供包括投资管理、税务规划、遗产规划、信托服务、离岸资产服务、不动产管理、融资服务、慈善安排等全面的资产管理服务。以诺亚财富、好买基金为代表的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定位和功能则与美国和欧洲的独立财务顾问公司类似。
但我国的资产管理机构缺乏根据客户需求,通过资产配置提供解决方案的意愿和能力。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资产管理机构仅仅是基础产品的管理人或销售渠道,以赚取管理费及销售佣金为主要目的,而没有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去提升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从美国和欧洲的实践来看,对客户投资目标、生活目标、投资限制、时间期限、税务状况等关键变量的科学分析是提供资产管理服务的前提。充分了解、挖掘客户的理财需求并设计、实施合意的解决方案,才是资产管理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三是部分养老保障基金实现了市场化运营,但尚未与资产管理市场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性关系。从欧美养老金投资管理情况看,无论是采用现收现付制的第一支柱结余的养老基金,还是采用积累制的第二、三支柱不断积累的养老基金,在运营中都普遍采用了市场化、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模式。不论主权养老基金、公共养老基金还是私人养老基金,都进入资本市场投资,资产配置日益呈多元化趋势;私人养老基金几乎无一例外的交由市场化的专业投资机构进行管理;即使是主权养老基金、公共养老基金,在国家建立专门的受托管理机构负责投资运营的基础上,也普遍采用了直接投资与委托投资投资相结合的模式。因此养老金和资产管理市场建立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双赢关系。一方面资产管理市场为养老金投资提供丰富的投资品种,为养老金实现保值增值提供了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养老金投资促进了资产管理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长期资金支持,促进了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欧美养老金还特别重视通过公募基金进行投资。由于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普遍具有治理规范、运作透明、专业能力强等特点,得到了欧美主权养老基金、公共养老金及私人养老金的青睐,在养老金投资管理中占重要地位。
目前,我国的主权养老储备基金——全国社保基金已实现了较高度的市场化投资运营管理,且多年来取得了良好稳定的收益。企业年金也积极开展了市场化投资管理的有益探索,建立了初步有效的管理机制。同时,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正在制定市场化运营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办法,个人养老账户的相关政策也正在积极研究和推进,未来有望为资产管理市场带来新增资金。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现有的养老金投资管理体系仍存在很多问题,尚未与资产管理市场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一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乏专业的投资管理,积累的巨额资金面临着不断贬值的风险。二是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管理资格、投资管理和保障等制度尚不完善,影响了企业年金管理市场的良性发展。三是发展第三支柱的税收优惠政策目前仅局限于保险行业,作为个人退休账户管理主流的基金行业尚未纳入试点。
四是我国资产管理的文化缺失,客观上阻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美国和欧洲的民众都有良好的理财意识。美国和欧洲重视国民的金融能力教育(FinancialCapabilityEducation),从学校就开始培养民众的理财意识,民众大多对资产配置、风险收益等金融基础概念都有所了解,会基于生活目标主动进行理财规划,比如很早就为子女的大学教育进行储蓄和投资。因此,美国和欧洲的资产管理行业多围绕客户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解决方案,以帮助客户顺利实现生活理想为主要目的。资产管理行业客户的理性需求和行业服务能力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而我国民众总体上还未形成科学的理财观念,喜欢追逐资本市场热点,缺乏下长期规划和自律精神,在客观上阻碍了资产管理行业的良性发展。
五是行业监管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仍需进一步理顺和一定程度的统一监管。我国金融监管模式以分业监管为主,目前主要的基础产品提供商和资产管理机构都有相应的监管部门对其进行监管,监管法律、法规日趋完善。基础产品方面,公募基金产品、基金专户产品、证券公司资管产品及相应的管理人由证监会监管;私募产品在新基金法出台以后,也纳入了证监会的统一监管;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及相应的管理人则一直由银监会进行监管。机构方面,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是证监会的监管对象,银行和信托公司是银监会的监管对象,第三方理财则主要由证监会监管。
与美国和欧洲相比,我国的各类资产管理行业实施分割的机构监管,因此监管水平和投资者保护水平也参差不齐。其中,公募基金行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标准化的监管和投资者保护机制,甚至达到了国际上较先进的水平。然而,我国其他的资产管理机构的监管和投资者保护水平则相对滞后。比如银行理财、信托等长期依托资产池运作和“刚性兑付”的潜规则,未能实现资金、投资标的、投资期限的相互匹配,信息披露水平较低,不仅导致投资者对风险收益的错误预期,影响市场公平的竞争秩序,而且推升了“影子银行”等金融系统性风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资产管理市场发展的初衷。因此目前的资产管理监管体系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和理顺。公募方面,美国公募产品和机构的监管机构统一为美国证监会,而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虽具有公募性质,但却由银监会依据部门规章进行监管。私募方面,证监会对有限合伙制、公司制、契约制三种法律架构的私募基金有监管权力,但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在运作上虽然是典型的私募基金,但一直属于银监会的监管范畴。从欧美各国资产管理监管体制改革总的趋势可以看出,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资产管理监管制度上程度不同地选择了统一的监管模式,通过设立制度化实体机构加强监管之间的协调成为共同的选择。1986年,挪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对银行、证券、保险统一进行监管的监管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自然也归该机构规制。1997年,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英国也建立了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英国金融服务局(FSA),成为世界主要金融市场采取统一监管模式的先锋。2010年的《多德—弗兰克法案》也使得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呈现集中监管的特征,美联储成为“全面监管人”,在对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实施稳健监管和全面监管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系统风险监管者的作用。资产管理涉及的产品、机构类型众多,一定程度上的统一监管有利于形成统一的行业准入标准和行为规范,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六是缺少适应资产管理行业多元化特点的统一的投资者保护机构。2008年金融危机后,保障投资者与消费者的知情权与索赔权是各国改革方案中的共同内容。美国于2011年依据《多德—弗兰克法案》专门成立了独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英国也在《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中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讨论了支持与保护消费者的各项措施,并于2013年4月将金融服务局(FinancialServiceAuthority,FSA)的职能一分为二,专门成立了负责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金融行为局(FinancialConductAuthority,FCA)。目前,我国“一行三会”均成立了专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但仍然缺乏一个类似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统一的投资者保护机构。资产管理行业具有产品多元化、服务多元化、机构多元化的特点,但投资者保护的原则和核心理念是一致不变的,一个统一的投资者保护机构可以更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知情权和索赔权,使跨行业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成为可能,更好的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资产管理公司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