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202320252024物流新能源冷链物流集成电路物联网大米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全国咨询热线:
400-9300-995
中经百汇 - 国内领先的市场研究机构
  • 首页
  • 研究报告
    • 全球数据报告
    • 农林牧渔
    • 能源矿产
    • 食品饮料
    • 纺织服装
    • 轻工行业
    • 化工材料
    • 医药卫生
    • 机械制造
    • 通信电子
    • 信息技术
    • 节能环保
    • 家居建材
    • 建筑房产
    • 零售快消
    • 交通运输
    • 金融服务
    • 城市规划
    • 现代服务
    • 文体产业
    • 其他行业
  • 产经资讯
    • 政策法规
    • 行业动态
    • 技术动向
    • 财经新闻
  • 中经视界
    • 产业链
    • 市场规模
    • 竞争格局
  • 数据中心
    • 全球数据
    • 宏观经济
    • 经济指标
    • 产量数据
    • 数据新闻
  • 研究院
    • 商业计划书
    • 可行性报告
    • 专项研究
    • 产业规划
    • 企业战略咨询
  • 排行榜
    • 企业排行
    • 品牌排行
>搜索结果
  • 研究报告中经视界数据中心排行榜
    • <k>2025</k>年中国塑料薄膜行业分析报告:塑料薄膜产量及需求量分析
      2025年中国塑料薄膜行业分析报告:塑料薄膜产量及需求量分析
      2025-07-29 09:27:10
      一、全国塑料薄膜制造行业供给情况分析塑料薄膜是指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塑料薄膜的品种越来越多,其产量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我国塑料薄膜行业近年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薄膜生产国和消费国。塑料薄膜行业是我国塑料制品行业中产量最高的子行业之一。近年来,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如环保政策趋严、原材料价格波动等,但我国塑料薄膜的产量仍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中国塑料薄膜产量达1785.6万吨,占全国塑料制品总产量的23.2%,同比增长4%,延续了近年来的稳健发展态势,反映出行业在环保压力与政策调整下仍保持市场活力。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塑料薄膜的市场需求也呈现出增长态势。特别是在食品、医药等包装领域,对塑料薄膜的防潮、保鲜、防菌等功能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图表:2020-2024年中国塑料薄膜产量情况数据来源: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中国包装联合会、中经百汇研究中心行业增长动力主要来自稳经济政策落地、出口市场回暖(全年塑料制品出口额同比增长5.4%)及下游包装、农业、工业等领域需求升级。尽管面临原油价格波动、环
    • <k>2025</k>年中国塑料薄膜行业分析报告:塑料薄膜产业链及上下游分析
      2025年中国塑料薄膜行业分析报告:塑料薄膜产业链及上下游分析
      2025-07-29 09:24:09
      中国塑料薄膜制造行业产业链可分为上游能源和基础化工原材料供应行业、中游塑料薄膜制造行业及下游应用领域。图表:塑料薄膜行业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1、上游分析中国塑料薄膜制造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涉及能源与基础化工原材料供应行业。在塑料薄膜的生产成本架构中,基础化工原材料成本占比为84.5%,能源成本占比为8.5%,人工成本占比为5.0%,其他成本占比为2.0%,由此可见原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基础化工原材料主要包括各类塑料合成树脂,如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尼龙、聚氯乙烯以及聚苯乙烯等,这些基础化工原材料主要由原油炼制而来,因此塑料薄膜产品的价格与基础化工原材料价格以及原油价格密切相关。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基础化工原材料的价格变化,从而使塑料薄膜的价格产生波动。能源供应公司主要为大型国有电力公司,如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由于受到政府的调控,能源供应价格相对稳定,不会出现较大的能源价格变动。上游的石化公司、基础化工原材料公司与能源供应公司的行业准入门槛较高,具有规模和产量优势,同时拥有一定的知名度,而塑料薄膜企业数量虽多,但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因此上游化工原材料供应商议价能力相对较高。图表:塑料
    • <k>2025</k>年中国纸浆行业分析报告:纸浆制造行业国内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2025年中国纸浆行业分析报告:纸浆制造行业国内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2025-07-29 09:19:23
      一、国内纸浆制造行业竞争格局分析随着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环境政策日益趋严,产业结构持续调整,行业整合速度加快,淘汰产能加速退出,纸浆行业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业内龙头企业,致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纸浆可分为木浆、再生纸浆、非木浆三个类别。目前,再生纸浆以及木浆为纸浆行业最主要的原料。中国纸浆行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大型企业如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等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具有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不同企业生产的纸浆产品在质量和性能上差异较小,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方面,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较为激烈,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二、国内纸浆制造行业议价能力分析1、供应商议价能力纸浆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如木材、废纸等的供应市场相对集中,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强。例如,在木材资源方面,一些大型的林业企业或木材供应商对市场价格有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受市场供需关系、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纸浆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供应商在价格谈判中处于相对有利地位,进一步增强了其议价能力。2、购买者议价能力纸浆的购买者主要是造纸企业、包装企业等,这些企业数量众多
    • <k>2025</k>年中国纸浆行业分析报告:纸浆产量及消费量分析
      2025年中国纸浆行业分析报告:纸浆产量及消费量分析
      2025-07-29 09:19:03
      一、全国纸浆制造行业供给情况分析在供给端,随着中国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以及环保政策趋严,中国纸浆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国家对纸浆行业的环保监管愈发重视,生产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提升,驱使纸浆生产成本的提升,带动各类纸品价格上涨。此外,受“禁废令”限制,中国废纸进口配额不断减少,导致纸浆原料供给量下降,且一定程度上推动木材、国废等外废替代原料价格攀升,中小型纸企成本压力进一步提升,部分纸企因原料价格上涨、原料供应不足等因素停产甚至退出行业,促使行业集中度提升。2024年,纸浆产量9454万吨。图表:2020-2024年中国纸浆产量情况数据来源:中国造纸协会、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全国纸浆制造行业需求情况分析在需求端,纸浆下游市场需求基本稳定。受益于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箱板纸和瓦楞原纸需求持续增长;生活用纸渗透率不断提高,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的生活用纸生产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提升;白板纸需求持续萎缩,供需不平衡愈发突出,白板纸细分行业下行压力较大。2024年,纸浆消费量12415万吨。图表:2020-2024年中国纸浆消费量情况数据来源:中国造纸协会、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纸浆行业分析报告》,
    • <k>2025</k>年中国纸浆行业分析报告:纸浆制造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5年中国纸浆行业分析报告:纸浆制造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5-07-29 09:15:39
      一、行业产业链结构分析纸浆产业链上游环节为原料种植业、废纸回收业;中游环节为纸浆加工生产业;下游环节为造纸业以及终端应用环节。图表:纸浆行业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行业上游供应发展分析纸浆产业链上游环节为原料种植业、废纸回收业。其中,废纸浆为纸浆生产最常用的原料。1、废纸回收业废纸浆是国内用最大的造纸原料。中国进口废纸占比较低,进口国主要为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国内废纸与进口废纸在质量以及回收成本上存在一定差异,欧、美、日等国家及地区具有较为完善的废纸回收分类体系,回收的废纸不仅经处理后质量较高,且回收成本较低。2023年利用国内回收废纸总量6737万吨,较2022年增长2.31%,废纸回收率51.2%,废纸利用率52.4%,2014~2023年国内废纸回收量年均增长率3.74%。2、原料种植环业中国森林资源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东北、东南和西南地区。其中,东北地区以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西南地区以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南方地区以杉林、长绿阔叶林为主。总体而言,目前中国木材资源相对缺乏,使木浆行业从根源上受到限制,因此中国木浆主要依靠向加拿大、巴西、印尼、美国等国家进
    • <k>2025</k>年LPG行业分析报告:LPG行业定义及分类
      2025年LPG行业分析报告:LPG行业定义及分类
      2025-07-28 09:27:24
      一、LPG定义及成分LPG(液化石油气)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通常伴有少量的丙烯和丁烯。通常加入一种强烈的气味剂乙硫醇,这样石油气的泄漏会很容易被发觉。液化石油气是在提炼原油时生产出来的,或从石油或天然气开采过程挥发出的气体。液化石油气(LPG)常被人们误认为是丙烷。实际上LPG是石油和天然气在适当的压力下形成的混合物并以常温液态的方式存在。在美国和加拿大,对这两种物质的混合通常被认为主要是由丙烷组成,而在许多欧洲国家其LPG中的丙烷含量都只有50%或更低。LPG是以丙烷(C3H8)、丁烷(C4H10)为主,混有少量丙烯(C3H6)、丁烯(C4H8)组成的液态碳氢混合物,常温常压时是气体,加压或降温条件下变成液体。国产LPG成分主要是C3和C4混气(C3组分在20-60%),进口LPG成分则大部分是C3或者是C4的纯气。二、LPG与天然气的区别1、成分不同液化石油气是在石油炼制过程中由多种低沸点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主要成分是丁烯、丙烯、丁烷和丙烷。天然气主要成分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和少量一氧化碳及微量的稀有气体,如氦和氩等。天
    • <k>2025</k>年LPG行业分析报告:中国LPG供应量及需求量分析
      2025年LPG行业分析报告:中国LPG供应量及需求量分析
      2025-07-28 09:23:48
      一、中国LPG产量分析2024年我国LPG产量达5418万吨,同比增长5%,延续了“减油增化”战略下的稳定增长态势。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炼油产能扩张与炼化一体化项目推进,全年新增炼油产能3100万吨,原油加工量同比提升4.8%,带动炼厂气副产LPG增量显著,其中华东、华南地区大型炼厂贡献了超60%的新增产量。从供应结构看,炼厂气仍是主要来源,占比达78%,而天然气处理装置产量因页岩气开发重心转向乙烷回收略有放缓,占比降至22%。产量增长背后是国内化工需求的强劲拉动,2024年丙烷脱氢(PDH)、甲基叔丁基醚(MTBE)等化工领域对LPG的消耗量同比增长12%,推动炼厂加大高附加值轻烃分离力度,部分炼厂通过技术改造将LPG收率从6.2%提升至6.5%。与此同时,“双碳”目标下炼油行业转型升级加速,传统燃料油产能压缩促使炼厂优化副产品回收,进一步释放LPG产能。尽管产量稳步增长,国内LPG仍存在结构性缺口,2024年进口量达3568万吨,主要用于补充化工原料需求,反映出在PDH装置集中投产周期内,国产供应尚无法完全满足高速增长的化工用丙烷需求。整体来看,2024年的产量增长增强了国内供应韧性,为下游化工行业降本
    • <k>2025</k>年LPG行业分析报告:全球LPG供应量及需求量分析
      2025年LPG行业分析报告:全球LPG供应量及需求量分析
      2025-07-28 09:20:33
      一、全球LPG行业供给分析液化石油气是在炼油厂内,由天然气或者石油进行加压降温液化所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经由炼油厂所得到的液化石油气主要组成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而且其还掺杂着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的硫化物杂质。2024年,全球LPG供应量约3.96亿吨。图表:2020-2024年全球LPG供应量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全球LPG行业需求分析2024年全球液化石油气(LPG)需求量约为3.88亿吨,LPG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主要由亚洲市场驱动,尤其是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化工行业扩张和家庭能源需求增加。例如,中国2024年LPG进口量达3568.21万吨,其中超过一半来自美国,主要用于丙烷脱氢(PDH)装置生产丙烯等化工原料。同时,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LPG出口国,2024年丙烷出口量创纪录,平均达到180万桶/天,主要流向东亚地区。此外,地缘政治因素如中美贸易摩擦对LPG贸易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中国转向中东采购LPG,导致全球供应链调整和价格波动。尽管面临供应紧张和价格波动,LPG作为清洁燃料在能源转型中的过渡作用仍支撑其需求增长,尤其在化
    • <k>2025</k>年城市燃气行业分析报告:城市燃气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2025年城市燃气行业分析报告:城市燃气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2025-07-28 09:17:19
      一、城市燃气行业整体格局分析从城市燃气的气源角度来看,城市燃气的气源主要有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三大类。由于人工煤气由于成本高、安全差,逐渐被淘汰;液化石油气曾是我国广泛应用的城市燃气,随着天然气在全国普及,凭借天然气的价格、效率、清洁度等优势促使液化石油气逐步退出城市燃气的舞台;目前来看,城市燃气天然气用气人口占比从2010年的46.86%提升到2021年的80.60%,已经远超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城市燃气已经形成了优先采用天然气的格局。二、城市燃气行业企业格局分析现阶段,中国城市燃气运营商经济类型主要分为国有企业、外资、私营及港澳台公司等。其中,国有企业参与者为深圳燃气、长春燃气等中国各城市燃气公司,一般这类公司都由政府控股,在当地拥有燃气专营权;而跨区域经营的燃气公司以外资公司和当地国企合资公司为主,其中港华燃气、新奥能源、华润燃气、中国燃气、昆仑能源已在城市燃气运营行业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在行业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中国仍有少量未发放城镇燃气特许经营权的地区,为一些民营公司提供市场机会。城镇燃气行业实行特许经营权制度,政府一般以招投标的形式确定经营者。全国性的燃气企业中包括了国企、民企
    • <k>2025</k>年城市燃气行业分析报告:城市燃气行业产业链及上下游影响分析
      2025年城市燃气行业分析报告:城市燃气行业产业链及上下游影响分析
      2025-07-28 09:16:11
      一、城市燃气行业产业链分析城市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产业链主要是由上游气源的勘探开采、中游储存和输配送系统,以及下游分销系统组成。上游天然气气源主要是来自于气田,油气开采企业是城市燃气企业气源的主要供应商;中游的输配送系统可以分为长输管线或者液化天然气输配送系统;下游的城市分销系统就是城市燃气的核心运营模式。城市燃气运营商在通过市场竞争取得特许经营权之后,首先在城市中投资建设城市输配售系统,然后从长输或中输管道和门站取得天然气气源,再通过输配售系统将燃气输送至终端客户。图表:城市燃气行业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对行业影响分析城市燃气行业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天然气开采(人工煤气则涉及煤炭的开采洗选)和管道运输。上游油气开采企业是城市燃气企业气源的主要供应商,天然气资源(包括国内外)和管道运输能力的规模直接决定了本行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近年来,随着全国输气主干管网建设的提速,管道运输的瓶颈因素逐步弱化。随着未来天然气应用规模以及应用范围的扩大,供需矛盾将更趋紧张,天然气资源供应已成为影响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而天然气出厂价格也将呈上涨趋势。三、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对行业影响分析作
    • <k>2025</k>年城市燃气行业分析报告:城市燃气行业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分析
      2025年城市燃气行业分析报告:城市燃气行业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分析
      2025-07-28 09:14:29
      一、城市燃气行业营业收入分析2024年,城市燃气行业营业收入20647.8亿元。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品质提升以及工商业用气需求稳步释放,城市燃气作为基础能源供应领域的关键一环,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同时,行业企业积极优化气源结构、拓展增值服务、推进智能化运营,在降本增效与市场开拓中实现营收跃升,不仅彰显了能源行业的转型升级成效,更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与能源安全保障注入强劲动能。图表:2020-2024年中国城市燃气行业营业收入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城市燃气行业利润总额分析2024年,城市燃气行业利润总额890.8亿元。尽管面临气源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成本管控压力等多重挑战,行业企业通过精细化运营、多元化业务布局以及技术创新,在保障城市燃气稳定供应的同时,维持住了利润水平。持平的利润总额,既意味着行业在盈利能力上保持住了现有格局,也暗示着企业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增长点、优化成本结构,以突破利润瓶颈,实现更具质量与可持续性的发展。图表:2020-2024年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利润总额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城市燃气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
    • <k>2025</k>年城市供热行业分析报告:城市供热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5年城市供热行业分析报告:城市供热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5-07-28 09:11:17
      1、企业格局从城市供热竞争层次上看,国有电力、能源公司在该领域占据着比较大的优势,在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上不但拥有较多的资源,在技术上也更胜一筹。其次是国内新崛起的新能源企业、以及深耕城市供热产业的传统热力公司,他们在城市供热领域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第三层次的主体一般以中小型热电公司为主,由于规模的限制,他们一般服务于单个地区的供热需求。供热行业属于关乎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供热节能服务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实际运行检验,才能获得客户的最终认可。因此市场以大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企业集团为主导。图表:中国城市供热行业市场竞争层次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根据城市供热行业上市企业相关业务营收情况,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大唐发电企业供热业务营收在50亿元以上,处于行业第一梯队;物产环能、上海电力、福能股份等企业供热业务营收规模在20-50亿元之间,处于行业第二竞争梯队;协鑫能源、华电能源、京能电力等企业供热业务营收金额不足20亿元,位于行业第三竞争梯队。图表:中国城市供热行业竞争梯队(按供热业务营业)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由于中国各供热主体分散在当地区域,且主要为当地供
    首页上一页9101112131415下一页末页
研究领域
  • 行业报告
  • 商业计划书
  • 可行性报告
  • 专项研究
  • 产业规划
  • 企业战略咨询
合作伙伴
  • 金融界
  • 财经网
  • 搜狐
  • 中国经济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国家统计局
  • 关于我们
  • 购买流程
  • 付款信息
  • 免责申明
  • 网站地图
  • 招聘专区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布龙路520号佰利云创大厦7楼
全国免费服务电话:400-9300-995(7*24小时)        邮箱:service@zjbhi.com
电话:0755-28999607   0755-28902971    0755-28900792   0755-28900913   传真:0755-28901023
版权所有 ©2023 COPYRIGHT 深圳市中经百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19979号-1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