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市场看,目前全球非标压力容器市场较为分散,竞争主要表现为美国、韩国、日本、印度、中国以及欧洲主要企业之间的竞争。其中,美国、欧洲、日本的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企业起步较早,在国际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技术及工艺水平优势明显,产品高端。从国内市场看,中国压力容器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混业到专业的发展历程,已形成了多种体制、类型的生产企业并存的格局,生产厂家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充分、市场化程度较高。目前阶段不存在少数几家市场独大、或几分天下的局面。同时行业中的相关企业原来主要从事低端产品建造、分包工作,而近年来迅速发展,在产品层次、产业分工、经营规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金属压力容器行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逐步得到提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金属压力容器是关系到生产及人身安全的重大设备,除必须获得相关资质认证、取得生产许可外,还存在由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项目管理水平、相关业绩等因素构成的品牌认知度壁垒。大多数的国内外大型客户在采购金属压力容器产品时均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对供应商有着严格的筛选程序,制定了合格供应商资格认定制度。这些客户通常在企业规模、企业信誉、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售后服务等诸多领域对金属压力容器供应商进行数轮考核,通过考核的供应商才能取得合格供应商资格。客户在进行采购时,只选择取得资格的供应商的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供应商对产品价格的调整,金属压力容器供应商议价能力同样相对较弱。
客户通过压低价格,要求增加产品性能和服务等方式提高自身议价能力。金属压力容器属于高危类的制造产品,同时又属于金属材料制造,一般造价较高,所以产品价格较高,定价比较统一,因此价格上下浮动较小,客户议价能力弱,金属压力容器通常不受客户议价能力的影响。
金属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我国在该领域制定了前置生产许可制度,制造企业必须申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方可进行设计和生产。企业必须拥有相应的生产、检测、安全条件以及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通过质量监督检验部门的验收和认证。因此,取得相关特殊资质和许可使得进入本行业的门槛较高,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相对较低。
金属压力容器主要应用于能源开采领域以及以一次性能源为原材料的炼化、化工、发电等领域,其中应用较为普遍的领域包括:炼油及石油化工、海洋油气开采、基础化工、煤化工、核电等。根据行业应用的范围可以看出金属压力容器应用的专业性非常的强,同时存在较强的使用安全的风险,因此金属压力容器的产品很难有替代品出现,行业的替代品质量安全要求较高,因此替代品威胁较小。
我国是金属压力容器生产的大国。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压力容器行业,行业规模在不断扩大,整个行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行业发展不平衡,生产厂商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因此,我国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呈现不同细分产品市场,不同竞争特点的竞争格局。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