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发展经过了4个阶段。
图表:中国国际货代行业发展阶段分析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1、垄断阶段
新中国成立一直到80年代初期,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只有国营的中外运和中国远洋两家,处于完全垄断的阶段。在改革开放之前,对货运代理的需求极少,韦华乾(2010)的论文中提到,在计划经济中国营的两家大型货代企业完全垄断了整个市场。
2、渐进开放阶段
从1985年开始到2005年是货代市场渐进开放的阶段,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每年的进出口商品总值以接近30%的增长率飞速前进,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对国际货运代理服务的需求也非常迫切,主管部门审批通过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已超过5000多家,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货代行业内企业数量增长非常迅速,外资企业也开始以合资合作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在这一阶段,外资企业并没有完全进入中国市场,国家对于外资货代企业的限制非常严格,进出口贸易服务主要依靠国内的货代企业,使国内货代企业有了一段繁荣的时间,为进一步发展完成了资本的积累。但是这一阶段后期,外资的渗透还是促进了我国国内货代市场的分化,中国的货代市场开始由传统的服务转向一体化的服务,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开始向承运人方向发展。
3、全面开放阶段
2005年之后,是我国国际货运代理市场全面对内对外开放的阶段,中国履行加入WTO时的承诺,全面开放国内的货代市场,大量的外资货代企业进入中国,积极地抢占货代市场的份额。国内的货代企业吸取了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技术,迅速蓬勃地发展起来。民营企业也顺势而起,加入货代市场的大军之中,形成了国有、外资、民营货代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局面,中国市场上国际货物运输业的主体力量基本形成。在这一时期,国内的货代市场需要容纳比上一阶段更强有力的竞争者,靠价格取胜的服务方式已经不适合市场的发展,货代企业开始思考新形势下的经营策略与转型,更多的开始关注服务质量等方面。
4、运力过剩阶段
大型集装箱船不断试水成功并投入使用,从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的目的,例如中远的新船订单量已经超过该公司船队规模的39%。但是,近些年来,运力过剩已经成为困扰货代行业发展的一个难题,尤其是2009年以后,货运需求量的增长远远低于运力的增长,行业正面临着货运需求增长量低、运力供应高增长和竞争产生的运价过低这三重挑战。在这一时期,燃油价格的变动与运价的不断下跌,对货代行业尤其是承运人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市场需求的低迷造成了供给与需求的严重不同步,促使行业内一些承运人开始考虑削减运力,减少资源浪费。
《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规定,下放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资格的审批权,最低注册资金的执行,让更多中小型企业更加容易地进入到了行业中。
目前,在我国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已达3万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且以每年5%~10%的比例递增。而据行业内估计,除去这些正规审批过的货代公司,仍有超过10万家挂靠的“二代”、“三代”,从业相关人员粗略估计有上千万。这些“二代”“三代”虽然没有相关部门审批的资质,但他们可能与承运人、庄家或海关有较好的关系,能够拿到好的运价并且保证能够顺利出货,而且相对于管理较严格的又比较刻板的大公司,它们的账期时间和客户回报更加灵活,这必将给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尤其是中小型货代企业之间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
我国每年的进出口商品总额,基本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国际货运代理在对外贸易的带动下,成为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大量从事国际货运代理的企业顺应发展的潮流加入到行业竞争中来,行业规模空前庞大。2023年,中国国际货代行业市场规模约30597.5亿元。
图表:2019-2023年中国国际货代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国际货代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