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属于装备制造业。我国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制造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和技术含量高等特点。
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的上游主要是钢铁行业,原材料包括不锈钢板、碳钢板、特材板、不锈钢管、碳钢管、特材管和锻件等。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与钢材市场价格的波动具有较强关联性。
金属压力容器产品应用的下游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石油、化工、核电、太阳能、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行业。金属压力容器产品的需求与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下游行业景气度的提高将会带动相关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进而带动金属压力容器需求的增长。
图表:金属压力容器行业产业链分析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1、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的上游行业
主要原材料是不锈钢板、碳钢板、特材板、不锈钢管、碳钢管、特材管、锻件等。钢材市场价格波动与原材料供给价格的波动具有很强关联性,近年来,由于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保持低位运行,降低了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的材料成本负担。
2、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的下游行业
金属压力容器产品应用的下游领域主要包括化工、石油、动力、冶金、核能、航空、航天、海洋、医药、食品等行业。金属压力容器产品的需求与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下游行业景气度的提高将会带动相关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进而带动金属压力容器需求的增长。
原材料成本:通常占总成本的60%-70%左右。其中,钢材是最主要的原材料,其成本占原材料成本的绝大部分。例如,普通碳钢、低合金钢等在一般金属压力容器制造中应用广泛,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压力容器,可能会使用到不锈钢、合金钢、钛合金等特殊材质的钢材,这些钢材的价格相对较高,会进一步提高原材料成本的占比。
设备及模具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0%-15%。金属压力容器制造需要大量的专业生产设备,如卷板机、冲压机、焊接设备、切割设备、热处理设备、探伤设备等,这些设备的购置成本较高,并且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的折旧费用和维护成本也是成本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对于一些特定形状和结构的压力容器,需要使用模具和夹具进行制造和加工,模具和夹具的设计、制造和维护成本也会影响到产品的成本。
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10%-15%左右。金属压力容器制造需要专业的设计人员、工艺人员、焊接工程师等技术人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同时,生产过程中的焊接、装配、检验等环节需要大量的生产工人,他们的工资、福利、保险等费用也是劳动力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源成本:约占总成本的3%-5%。金属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电能、天然气、氧气等,能源价格的波动会对企业的生产成本产生影响。
运输及包装成本:占总成本的2%-3%左右。金属压力容器通常体积较大、重量较重,需要使用专业的运输设备和工具进行运输,运输距离、运输方式、运输设备的租赁或购置成本等都会影响到运输成本。为了保证压力容器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需要进行包装,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方式的设计、包装工人的工资等都会产生包装成本。
管理及其他成本:占总成本的5%-10%左右。包括企业的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费用,以及研发费用、质量检测成本、售后服务成本等。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