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国新材料行业分析报告:新材料产业规模保持着高速增长
    2024-09-04 09:44:16
    1、发展现状(1)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7.9万亿元。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综合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例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泰山玻纤年产16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项目建成投产;中船重工兆瓦级稀土永磁电机体积比传统电机减少40%;中复神鹰千吨级高强碳纤维投产,部分指标超国外T800水平;石墨烯改性防腐涂料、轮胎、纤维、储能材料、触点材料实现批量化生产等。(2)新材料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产学研用结合,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许多重要新材料的技术指标得到大幅提升,部分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推广应用。大直径硅材料、人工晶体材料、太阳能电池等都在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新材料品种的不断增加,使我国高端金属结构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先进高分子材料和特种金属功能材料自给水平逐步提高。(3)产业区域集聚态势初步形成。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推动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产业聚集发展的良好态势初步形成。长三角地区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型化工等方面形成明显的区域特色。
  • 2024年中国豆制品行业市场规模:行业规模稳定增长,植物蛋白饮品受追捧
    2024-04-30 17:42:15
    一、豆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豆制品行业发展概况中华民族食用大豆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前,从大豆中提取蛋白质和制造豆制品的技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根据《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虽然我国豆制品生产、加工历史悠久,但实现工业化发展的时间却不长。新中国成立后,前店后厂、手工制作的生产模式和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采购和销售模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1992年,全国副食品市场全面放开,整个食品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习惯、消费场所、消费理念的全方位改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近十年以来,我国豆制品行业发展迅猛。2006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对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两大类豆制品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该审查细则促进了包装豆制品的发展,生产标准化、工业化、机械化转型升级速度明显加快。随着食品安全和食品监督的要求日益提升,根据《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从2018年10月1日起,食品生产许可将改用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SC和1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实现溯源管理。该规定加强食品生产监督管理,进一步强化了豆制品行业的生产,
  • 2024年中国地理信息系统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政府应用是主要市场
    2024-09-10 09:53:39
    1、市场规模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增长趋缓等因素影响,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增速整体有所放缓。不过,在智慧城市建设、不动产登记试点等多项利好政策支撑下,地理信息行业的市场需求持续旺盛,GIS软件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在地理信息产业中,GIS软件市场规模相对较小,2023年GIS软件市场规模约501.6亿元。政府应用依然是GIS软件的主要市场,国产GIS基础平台软件企业多方面实现超越,并购已成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服务化已经成为GIS软件重要的转型方向。随着智慧城市、不动产登记等领域的兴起,作为行业信息化和资源共享的基础底层支撑,GIS平台软件得以快速发展。图表:2019-2023年中国GIS软件市场规模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2、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对地理信息技术与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国内GIS软件市场容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国内GIS软件市场正处在整体高速扩容的阶段。GIS软件需求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政府部门仍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GIS市场的热点,政府部门GIS应用和一系列鼓励发展GIS产业的政策将极大地拉动GIS软件的需求;二是非传统GIS应用将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GIS将向更
  • 2024年中国氟化工行业分析报告:全球萤石储量结构及氟化工市场规模
    2024-11-28 11:48:55
    一、世界萤石资源的开发现状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的《矿物商品摘要》,2023年,世界萤石矿总储量约为2.8亿吨,其中中国萤石储量位列世界第二,约占全球萤石总储量的23.68%,在全球萤石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2023年底世界萤石总储量为2.8亿吨氟化钙,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国、南非、蒙古等,储量分别为6800万吨、6700万吨、4100万吨和3400万吨,合计占比为75%。日本、韩国、印度、欧盟、美国几乎没有萤石资源。图表:全球萤石储量结构数据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中经百汇研究中心近年来全球萤石产量稳步增长,2023年达到了880万吨。墨西哥、蒙古和南非,三者产量占比分别为11%、11%和5%。此外,我国还是全球最大的萤石消费国,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60%左右。图表:全球萤石消费量占比数据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中经百汇研究中心萤石是氟化工产业链的起点,下游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电、新能源、冶金、化工等行业,也是国防、军事、核工业等领域的重要原材料。图表:萤石下游应用结构数据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中经百汇研究中心随着工业的发展,萤石的需求量还会有不断的上升趋势。在萤石的开发
  • 2024年中国奶酪行业分析报告:奶酪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
    2024-09-13 09:42:53
    奶酪是满足消费升级和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一个重要的朝阳产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国奶业面临着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的复杂形势,抓住奶酪这一重要突破口,完善调优乳品结构、拉动乳品消费是深化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奶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有效做法,是提升我国奶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之所以提倡发展奶酪,是顺应消费升级的需要,也是提倡奶业升级的需要。奶酪用的奶业产品比较多,保质期较长,同时奶酪生产的副产品乳新粉具有用途广泛。我国乳心粉进口大幅增长,这说明发展奶酪产业对于延伸奶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对于提高平衡产销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奶酪是属于乳制品行业的细分领域,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对奶酪消费形成一定认知。近年来奶酪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趋势。2023年我国奶酪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47.86亿元。据统计,除妙可蓝多外,伊利、蒙牛、三元、光明等企业都开始深耕奶酪行业。整体来看,我国奶酪市场仍然处于成长期,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对餐饮多样化的需求,奶酪产品将越来越受我国消费者的认可,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图表:2019-2023年中国奶酪行业市场规模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 2024年中国智能仓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市场规模庞大,细分领域高速发展引领行业向前
    2024-03-20 17:33:31
    智能仓储相较传统仓储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储存量,动态储存并协调智慧物流上下游,有效节约人力成本,保证仓库管理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速度和准确性。智能仓储是指通过智能软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手段,提高仓储系统智能化分析决策和自动化操作执行能力,提升仓储运作效率的现代化物流环节。一、智能仓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行业处在突飞猛进阶段近年来,我国智能仓储行业发展迅速,但是过去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仓储自动化系统应用并不广;随着现代制造业向中国逐步转移,相关企业认识到现代化仓储物流系统技术的重要性,其核心的自动化仓储技术获得市场认识,相关技术标准也陆续出台,促进了行业发展。2000年至今,现代仓储系统、分拣系统和自动化立体库技术在国内各行业开始得到应用,尤其以烟草、冷链、新能源汽车、医药、机械制造等行业更为突出。更多国内企业进入自动化系统领域,通过引进、学习世界最先进的技术以及加大自主研发的投入,中国智能仓储行业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2、智能仓储市场规模庞大、市场充分竞争、细分领域高速发展引领行业向前目前,我国智能行业市场特征主要是市场规模庞大、市场充分竞争、细分领域高速发展引领行业向前。图表:中国智能
  • 2024年中国食堂承包行业分析报告:食堂承包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前景广阔
    2024-09-02 09:31:18
    1、食堂承包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我国现代食堂承包业的形成,正式开始于1985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后,机关、工厂、医院等各个系统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蓬勃兴起,为现代食堂承包产业的形成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但是,与西方国家比较,我国食堂承包业的市场化进程较短,市场的发育程度、行业管理、企业的规模与管理水平方面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2023年,我国食堂承包市场规模达到9158亿元。图表:2019-2023年中国食堂承包市场规模情况数据来源:中国饭店协会、中经百汇研究中心2、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众所周知,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得益于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倡导和扶持,这些政策实际上起到了解放生产力的作用。如果说,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改革还有政府命令色彩,那么,我国主要的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纷纷选择将食堂业务外包,则充分说明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效率意识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更专业、快捷、搞笑的食堂饮食服务必须依靠市场化的运营来实现。是让也的社会化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庞大的行政机构、庞大的教育体系和庞大的产业大军。当各行业的决策者都意识到食堂
  • 2024年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热点分析
    2024-05-09 11:13:59
    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营业收入分析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发展规模普遍偏小,大多数的企业的注册资本在200-300万元之间。其中尤以企业数量最多的室内环境检测机构的资本规模最小,其均值不到200万元;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不仅数量多,而且企业规模大;而建筑智能检测机构数量虽少,但经营规模较大,其注册资本均值达到300万元以上。2023年,建筑工程检验检测营业收入735.38亿元左右。图表:2019-2023年中国建筑工程检验检测服务营业收入数据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发展特点1、不同检测类型竞争状况不一检测行业由于强烈的政府色彩,使其体制往往锁定在国有事业或企业单位,民营资本和外资一直注视着这一领域,但是由于政策所限一直无法进入。因此目前的检测行业体制单一。但是随着国有事业机构改革,使检测机构股份制改造成为可能,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深入,开放建筑市场成为必然,可见目前的格局十分不稳,政策的变化立即打破现有的平衡。2、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强检测机构由于建设工程质量的相关管理规定应运而生,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受政策导向直接影响。检测机构的资格认可和行业资质管理本
  • 2024年中国人造金刚石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高端产品比例有待提高
    2024-05-13 10:00:30
    一、中国人造金刚石行业市场规模体量测算人造金刚石早年每克拉高达20~30元的单价曾使得很多生产制造新企业望而却步,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造金刚石价格逐渐降低,近年来价格已经下降至每克拉1元以下。随着航天军工、光伏硅片、半导体、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拉动,人造金刚石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应用正不断拓宽。与此同时,受环保政策影响,行业市场规模(按人造金刚石产量计)在过去五年间呈现先下降、再上升趋势。金刚石性能优异,伴随制备技术持续发展,金刚石材料性价比逐渐凸显、下游领域的逐步拓展,驱动行业发展。与此同时,受环保政策影响,下游行业需求降低导致行业下行,市场规模(按人造金刚石产量计)在过去五年间呈现先下降、再上升趋势。人造金刚石行业市场规模在2014-2017年间缓慢发展,2020年开始,人造金刚石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3年,人造金刚石行业市场规模72.0亿元。图表:2019-2023年中国人造金刚石行业市场规模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中国人造金刚石行业市场发展痛点分析1、市场竞争秩序有待规范人造金刚石行业内存在较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和研发能力弱的小企业,这类企业的大量存在导致同质化竞争,扰乱市场价格
  • 2024年中国废钢铁行业分析报告:废钢铁回收量及回收额分析
    2024-12-09 09:26:55
    一、废钢铁回收量2023年全年废钢铁回收量约为23800万吨,同比下降1.2%。其中,大中型钢铁企业废钢铁回收量为21400万吨,同比下降1.5%;其他企业废钢铁回收量为2400万吨,同比增加2.1%。自从2011年废钢铁加工配送体系建设写入《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来,废钢铁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十余年,综合废钢比不断提高。2023年全国粗钢产量101908万吨,同比持平;全国炼钢用废钢铁消耗总量21400万吨,同比下降0.8%;综合废钢单耗209.7kg/t,同比减少1.8kg/t,降幅0.9%,其中:转炉废钢单耗168kg/t,同比减少1kg/t,降幅0.6%;电炉废钢单耗599.8kg/t,同比减少7kg/t,降幅1.2%;综合废钢比21%,同比减少0.2%。然而,因炼钢工艺、企业设备差异以及成本、偏好等问题,各企业废钢单耗差距较大,部分企业废钢比在20%以上,最高可达到34%;部分企业只有10%-12%;个别企业甚至低于10%,综合废钢比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正处于中后期,正在向工业化后期迈进,废钢铁回收、加工、配送、应用等环节的一体化产业链尚不健全。尽管2022年全社会钢铁积蓄量已超
  • 2025年中国种子行业分析报告:种子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2025-01-02 09:30:46
    一、种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市场销售规模稳步扩大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位居农业产业链顶端,对于保障我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乃至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我国作为世界重要农业大国,常年用种量达1250万吨,行业需求空间巨大。2024年我国种子市值规模约1561.4亿元。2000年以来,我国种子行业快速发展,但与美国等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相比,未来我国种子市场规模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种子商品化率逐渐提高受传统农业生产习惯影响,农户自留种的生产习惯尚未完全改变,商品化种子使用率有待提高。国际上种子商品化率平均可达70%,发达国家更高达到90%以上,与这些国家比,我国常规水稻、小麦、大豆等商品化率比较低8。农户自留种由于发芽率不高,品种纯度较低,对病虫害抵抗力差,单产十分不稳定,收获的农产品质量差异也较大,因此国家不提倡农户使用自留种。近年来,国家通过出台实施良种补贴等政策,鼓励农户使用商品化良种以提高单产;在上述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种子商品化率明显提高。3、行业集中度有待提高近年来,我国种子行业市场化程度快速提高,市场销售规模不断扩大,但行业整体呈现“企业多、分布散、集中度低”的竞争格局。市场占有率方面,目前
  • 2024年中国铁路建设行业分析报告:铁路营业里程、路网密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024-12-24 09:32:12
    一、铁路营业里程分析在铁路科技创新的驱动和引领下,我国铁路建设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2023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9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4.5万公里。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铁2776公里。铁路复线率为60.3%,电化率为75.2%。图表:2019-2023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情况数据来源:国家交通运输部、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铁路路网密度分析铁路网密度是反映一个地区铁路运输条件和路网水平的指标。一定长度的铁路线是地区物资运输和旅客往来的物质基础。一般据以分析铁路运输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2023年,全国铁路路网密度165.2公里/万平方公里,比2022年末增加4.1公里/万平方公里。图表:2019-2023年中国铁路路网密度情况数据来源:国家交通运输部、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三、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分析2023年完成铁路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比2022年增长7.5%。图表:2019-2023年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数据来源:国家交通运输部、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铁路建设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