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202320252024物流新能源冷链物流集成电路物联网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大米
全国咨询热线:
400-9300-995
中经百汇 - 国内领先的市场研究机构
  • 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 能源矿产
    • 食品饮料
    • 纺织服装
    • 轻工行业
    • 化工材料
    • 医药卫生
    • 机械制造
    • 通信电子
    • 信息技术
    • 节能环保
    • 家居建材
    • 建筑房产
    • 零售快消
    • 交通运输
    • 金融服务
    • 城市规划
    • 现代服务
    • 文体产业
    • 其他行业
  • 产经资讯
    • 政策法规
    • 行业动态
    • 技术动向
    • 财经新闻
  • 中经视界
    • 产业链
    • 市场规模
    • 竞争格局
  • 数据中心
    • 宏观经济
    • 经济指标
    • 产量数据
    • 数据新闻
  • 研究院
    • 商业计划书
    • 可行性报告
    • 专项研究
    • 产业规划
    • 企业战略咨询
  • 排行榜
    • 企业排行
    • 品牌排行
>中经视界>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加油站行业发展现状:加油站数量小幅增加,加油站转型升级大势所趋
  • 2024年中国加油站行业发展现状:加油站数量小幅增加,加油站转型升级大势所趋

    2024-03-28 15:36:24 来源: 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13163
    分享到:
    更多

    一、中国加油站规模分析

    加油站是指为汽车和其它机动车辆服务的、零售汽油和机油的补充站,一般为添加燃料油、润滑油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加油站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提升和成品油零售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成品油需求稳步增长,加油站数量小幅增加。截止2023年末,我国加油站数量12.3万座左右。

    图表:2019-2023年中国加油站数量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商务部、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二、中国加油站经营现状分析

    1、经济发展、需求带动中国加油站迎来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以住、行为特征的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石油消费总量急剧增长。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占比不断增加,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汽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十三五”期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但供给侧结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柴油需求,柴油消费增速保持微幅增长态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汽车保有量增加,中国加油站数量经历大幅增长后放缓态势。2000年以前,加油站数量基数较小,新增加油站数量有限但增速却维持高位。2000年中国加油站数量破万,并自此迎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基数不断扩大,其增速逐步放缓。加油站作为油品销售的终端环节,是提升企业利润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快速反馈消费需求的重要渠道。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增加,加油站数量经历快速增长后放缓态势。截止2023年末,我国加油站数量12.3万座左右。

    从集团归属分析,2023年社会加油站数量占比过半,中石化、中石油加油站数量占比分别位居第二位、第三位。据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民营加油站占比为52.13%,中石化加油站数量占比26.20%,中石油加油站数量占比19.64%,外资加油站数量占比2.03%。数据对比,民营加油站数量庞大,占据中国加油站数量半壁江山。

    图表:2023年中国加油站集团归属占比图


    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2、市场驱动因素变化 ,中国加油站集团占比份额有所调整

    正是因为数量以及位置的双重优势,前期主营单位成品油零售量占据零售市场70-75%的市场份额,近两年随着市场情况变化,主营单位成品油零售量市场份额有所收窄。2022年,受成品油批零价差也就是加油站理论毛利、销量等因素影响,主营单位加油站暂无优惠。民营加油站优惠幅度却随着批零价差涨跌波动而有所调整,9月末,民营加油站优惠幅度再度缩小。2022年主营单位成品油零售量占比先跌后小幅反弹,市场份额不及前期水平。而2023年,主营单位成品油零售量占比持续上涨,10月占比已接近75%。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2023年民营加油站优惠幅度不及2022年,多数民营加油站优惠幅度维持相对低位水平,仅部分加油站通过会员及平台活动适度加大优惠幅度。另一方面是因为加油站数据追溯系统的推广,市场监管愈发严格,部分民营加油站的市场份额受到影响。

    3、新能源汽车替代增强,加油站转型升级大势所趋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和液化天然气(LNG)汽车的发展日益繁荣,这对国内成品油行业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并逐渐增强了其对成品油的替代作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国家的各项政策扶持,也受益于其较高的经济效益。根据测算,一辆年均行驶2万公里的新能源汽车相较于汽油车可以节省近70%的燃料成本;而一辆年均行驶12万公里的LNG重卡相较于柴油车可以节省近60%的燃料成本。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汽、柴油替代作用渐强,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加油站的发展空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全球多国先后发布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加速推动交通能源清洁化转型。这对传统石油行业的终端网络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加油站正在从传统的油品经销商向“人+车+生活”一体化现代化综合服务商转变。未来,加油站或将成为集加油、充电、加气、加氢、日用品销售、快餐、检修等服务于一体的加能站,综合性、智能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4、刚性需求直接拉动,为加油站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近几年来整体呈现出了快速上涨的走势,公安部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汽车保有量3.36亿辆。众所周知,汽油车在整个汽油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超过91%,因此汽车保有量的快速上涨,直接拉动汽油消费量的提升。随着中国经济跑出“加速度”,带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物流运输、仓储行业景气度保持在较高水平。物流运输、仓储行业在柴油需求结构中的占比逐年增大,2022年该占比已超67%。下游需求稳定增长,是加油站良性发展的重要支撑。

    5、替代能源影响用油效率,制约加油站销量提升

    替代能源影响成品油需求,进而影响加油站发展。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十足,且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07%。2022年新能源汽车对汽油替代比达到7.47%,2017年替代比仅0.91%。柴油消费量同样如此,技术进步、经济性带动下,LNG重卡保有量快速增长,2022年LNG重卡车对柴油替代占比10.39%。替代能源需求的快速上涨,抑制成品油需求上升,进而制约加油站的成品油销量提升。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加油站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相关推荐更多...
    • 2025年保安服务行业分析报告:保安服务行业五力模型及竞争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全球硬质合金产量及区域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中国硬质合金产量及营业收入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企业格局及区域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硬质合金行业产业链分析
    • 2025年中国铝加工行业分析报告:中国铝材产量及表观消费量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全球合同能源管理市场规模及发展现状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市场规模及项目投资规模分析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硬质合金行业竞争格局及策略分析
    • 2025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分析报告:物业管理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2025年中国铝加工行业分析报告:铝加工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担保行业分析报告:担保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2025年中国铝加工行业分析报告:全球原铝及铝材产量分析
    • 2025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分析报告:磁性材料产量保持增长,销量同步增长
研究领域
  • 行业报告
  • 商业计划书
  • 可行性报告
  • 专项研究
  • 产业规划
  • 企业战略咨询
合作伙伴
  • 金融界
  • 财经网
  • 搜狐
  • 中国经济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国家统计局
  • 关于我们
  • 购买流程
  • 付款信息
  • 免责申明
  • 网站地图
  • 招聘专区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布龙路520号佰利云创大厦7楼
全国免费服务电话:400-9300-995(7*24小时)        邮箱:service@zjbhi.com
电话:0755-28999607   0755-28902971    0755-28900792   0755-28900913   传真:0755-28901023
版权所有 ©2023 COPYRIGHT 深圳市中经百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19979号-1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