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航空机场行业分析报告:航空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及飞机起降架次分析
    2025-03-24 08:58:00
    1、旅客吞吐量2024年以来国内居民出行潜力持续释放,客运量在全面恢复后转为常态化增长,增速与2023年相比有所回落。国际市场恢复势头强劲,全球经济复苏、与“一带一路”国家深化合作、优化签证及出入境政策等因素,推动主要地区国际航线加速修复、新兴市场航线得到拓宽,全年国际客运量同比倍增且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九成左右。从区域分布上看,国际出港航班目的地区域以东南亚、东亚和欧洲地区为主,短途出境游复苏使赴日、韩的航班量排名位居前列,全年航班恢复率超过八成;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机制的完善及合作领域的拓展,通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航班量恢复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欧洲部分地区恢复速度缓慢,但整体旅客运输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航班恢复率很高。从机场吞吐量上看,1~11月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春节、五一、暑运及十一等假期吞吐量同比增速仍保持高位。2024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45951.8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5.9%,较2019年增长8.0%。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136023.8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2.2%,较2019年增长12.2%(其中港澳台航线完成1889.6万
  • 2025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分析报告:磁性材料产量保持增长,销量同步增长
    2025-03-05 09:59:46
    1、磁性材料产量保持增长由于国家政策利好行业发展,磁性材料上下游产业均快速增长,进一步推动了磁性材料产业的快速增长。2018年及以后中国磁性材料产量迎来了较为明显的增长,2024年磁性材料产量约208.95万吨。图表:2020-2024年中国磁性材料产量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中经百汇研究中心2、磁性材料销量同步增长磁性材料是利用磁特性及相关效应的功能材料,磁性元件是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电子元件,主要用于实现能量转换、信号传输、信息存贮、电磁兼容、频率调整等基本功能。磁性材料和元件广泛应用于通讯、新能源、电磁兼容、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绿色照明、航天军工等诸多领域,是国计民生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性电子材料及元件。2024年磁性材料销量约176.96万吨。图表:2020-2024年中国磁性材料销量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硬质合金行业竞争格局及策略分析
    2025-03-31 09:48:14
    一、硬质合金行业竞争程度分析硬质合金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依据客户使用的品质分成低、中、高端部分,低端产品主要以低价无品质管控为主;中端产品以国内二线品牌为主,品质属于泛用型产品;中高端部分国内主要集中在春保钨钢集团有限公司、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和公司之间,国外的公司包括德国KF工程有限公司、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等等。我国硬质合金工业和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硬质合金厂如山特维克集团、美国肯纳金属集团、卡尔·瓦尔特运动枪有限公司、日本富士精工株式会社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比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硬质合金厂家没有独有特色的产品;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含量低,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档产品上,高档产品一直牢牢地掌握在发达工业国家手中。1、国内硬质合金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中低端产品所在市场,并且整体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含量低等是主要问题。从产品质量上看,我国硬质合金工业与发达国家仍旧存在较大差距。低端部分主要是低价无品质管控产品,国内中小企业扎堆导致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严重;中端产品大部分属于通用泛用性产品,以国内二线品牌为主,代表企业如自贡硬质合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硬质合金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5-03-31 09:41:19
    一、硬质合金行业产业链结构分析硬质合金产业链中,上游为钨、钴等金属化合物和粉末的开采及冶炼,中下游是矿用、切削和耐磨等领域硬质合金生产,前述领域的硬质合金工具制造,终端应用是硬质合金工具的应用场景,具体包括机械加工、石油和地矿挖掘、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等行业。图表:硬质合金行业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硬质合金的产业链从比较长,从最初的钨原矿到最终硬质合金及其制品产业链各个环节都能实现较大的增值空间。初步估算,从最初的原料精矿粉制成金属粉末,产品增值3倍左右;从精矿粉到普通硬质合金,可提升产品附加值6倍左右;从精矿粉到数控车床旋转刀片,产品增值20倍以上。图表:硬质合金产业链增值空间较大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硬质合金上游行业发展分析作为硬质合金主要组分的钨,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稀缺性资源。近年来我国的钨矿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是世界钨产量最多的国家。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十几年内我国现有的黑钨将损耗殆尽,钨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过度利用情况严重。现在国家采取开采总量控制和出口配额两大政策限制,钨的市场供给将呈现偏紧的局面。随着钨资源的不断减少、价格不断上涨,我国正在积极开展钨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中国硬质合金产量及营业收入分析
    2025-03-31 09:46:32
    一、硬质合金行业产量情况分析硬质合金是指由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和粘结金属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具有高弹性模量、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耐腐蚀、抗冲击、热膨胀系数小以及室温和高温化学性质稳定等一系列优良性能,被誉为“工业牙齿”,用于制造切削工具、刀具、钻具和耐磨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航空、机械加工、冶金、石油钻井、矿山工具、电子通讯、建筑等领域,伴随下游产业的发展,硬质合金市场需求不断加大。并且未来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制造、尖端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核能源的快速发展,将大力提高对高技术含量和高质量稳定性的硬质合金产品的需求。我国的硬质合金产业伴随着国内外需求的增长得到了飞速发展。硬质合金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硬质合金产量5.8万吨。尤其是棒材和高端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增长强劲,产品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我国钨冶炼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钨行业正向产业高端发展迈进,硬质合金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以及市场竞争力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正不断向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向世界钨工业先进行列靠近。图表:2020-2024年中国硬质合金产量情
  • 2025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分析报告:物业管理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2025-04-02 09:45:30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行业现有竞争者的威胁是指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与程度。企业之间形成抗衡主要是企业感到竞争的压力或看到了改善其竞争地位的机会。总体上看,谁开发,谁管理的局面目前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竞争机制尚未形成,企业普遍没有危机感,也缺乏竞争的动力,因此业内的竞争并不激烈。物业管理企业资质评定所要求的管理面积是现阶段企业竞争的最主要动力,由于物业管理的主体服务趋于同质化,因此管理费的高低往往成为决定花落谁家的主要依据。随着物业管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成熟,行业“洗牌”将进一步加剧,企业将从数量型发展转向效益型发展。“看不见的手”将促进企业数量及其管理的物业面积更趋合理化、效益化。未来的物业管理市场,将细分出许多子市场,大、中、小型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都能找到发展的空间,发展商控制的物业管理公司将继续存在,独立的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也会出现。行业特性将造就激烈的市场竞争,没有哪个企业可以在总体上占据主导地位。二、潜在进入者分析对于一个行业来说,潜在的竞争者或新加入者会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带来新的物资资源,从而对已有的市场份额的格局提出重新分配的要求。潜在的竞争者能否进入,主要取决于行业进入的壁垒,通常包括:规模经济、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全球硬质合金产量及区域格局分析
    2025-03-31 09:44:03
    一、全球硬质合金行业产量规模分析全球硬质合金行业已经迈入成熟期,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基本处于比较饱和的状态。硬质合金主要生产国除了中国,还包括美国、瑞典、德国、俄罗斯、日本、英国、法国等。产量方面,近年来全球硬质合金的产量稳步增长,增长速度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2024年,全球硬质合金产量约14.5万吨。图表:2020-2024年全球硬质合金产量情况数据来源:中国钨业协会、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全球硬质合金行业区域格局分析全球范围看,硬质合金市场基本处于比较饱和的状态,行业已经迈入成熟期,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全球硬质合金主要生产国有美国、俄罗斯、瑞典、中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近年来全球硬质合金的产量稳步增长,但是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根据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数据,中国是世界上硬质合金产量最大的国家,硬质合金产量约占全球产量34%,欧洲以26%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图表:全球硬质合金产量区域分布数据来源:中国钨业协会、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
  • 2025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分析报告:管理面积不断增长,营业收入增长较快
    2025-04-02 09:44:03
    1、行业管理面积不断增长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和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的实施,以及行业不断在多业态布局、全业态发力拓展,行业的服务范围逐步向城市服务、乡村管理等领域延伸,在增量交付和存量渗透双重因素推动下,行业管理规模持续稳定增长。2010-2024年,行业管理面积从135.38亿平方米增长到392.2亿平方米。图表:2020-2024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管理面积情况数据来源: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中经百汇研究中心2、行业从业人员相应增长物业管理行业规模大、业务范围广、企业数量多、项目覆盖范围广,成为稳定就业、拉动就业的重要平台。特别是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社会价值、服务价值和资本价值的显现,行业对人才的虹吸效应增强。2010-2024年,行业从业人员从299.9万人增长到894.2万人。3、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较快随着物业管理行业规模持续扩大、经营业态不断丰富,业务向社区和居民生活多场景渗透,在基础物业服务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社区增值服务和多种业态收入日益增加,行业的整体产值持续提升。2010-2024年,行业营业收入从2538.3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4935.6亿元。图表:2020-2024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营业收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企业格局及区域格局分析
    2025-04-03 08:53:16
    一、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企业格局分析我国节能服务产业从业主体整体呈现多而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态势;2020年以来,行业整合加速,产业出现资源向头部企业汇集的苗头,竞争格局逐步分化。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领域缺乏国际影响力,国际市场占有率不高;国内领先企业及区域领先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逐步增强,技术整合速度加快。合同能源管理市场竞争中,国内综合性节能服务公司主要依靠资本规模、较高的产能装置、先进的节能技术等优势迅速抢占市场,如中节能环保集团、双良节能、清新环境等;区域领先企业尽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但依靠其细分市场技术门槛、高品质和差异化服务,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如仟亿达、南网能源等;发展性企业和起步型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随着资源不断向头部企业集中,部分实力不强、技术落后的企业获取EMC项目难度将日益加大。图表: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企业竞争格局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区域格局分析1、江苏节能服务企业数量最多从节能服务公司分布地域看,节能服务公司持续表现出聚集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分布特点;节能服务公司数量最多的五个省/直辖市分别为江苏、广东、山东、浙江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全球合同能源管理市场规模及发展现状分析
    2025-04-03 08:48:19
    1、市场规模与波动趋势全球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在2020-2024年呈现波动增长态势,核心驱动因素包括能源危机、政策支持及技术创新。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2021年全球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市场规模达380亿美元,同比增长9%,主要受益于工业余热回收和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普及。然而,2023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市场规模短暂下滑2.2%至350亿美元,但长期增长趋势未改。2024年,随着清洁能源投资突破2万亿美元,行业回升至370亿美元,分布式光伏、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加速市场复苏。图表:2020-2024年全球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市场规模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2、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发达国家主导技术创新北美、欧洲与亚太地区构成全球EMC市场核心。美国依托政策支持与技术优势,形成CONECO、DukeSolutions等头部企业,覆盖工业、建筑等领域;欧洲以西班牙IDAE、德国E.ON为代表,侧重热电联产与可再生能源项目;亚太地区中,中国通过“双碳”战略推动市场扩张,国内EMC规模占全球份额不断提高,但技术应用仍以工业余热回收(38%)和建筑智能化(25%)为主。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则处于起步阶段,依赖政策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5-04-03 08:44:27
    一、行业产业链分析合同能源管理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环保设备、能源管理系统、项目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层;产业链中游为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层,主要包括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产业链下游为具备节能需求的能源利用方,包括钢铁、水泥等工业领域节能,公共机构节能等。图表: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产业链上游分析合同能源管理产业链上游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石,涵盖环保设备、能源管理系统、项目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层 。环保设备领域,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节能设备不断推陈出新,通过技术升级提高能源回收与转化效率,为下游用能单位降低能耗。能源管理系统如用电管理系统、智慧节能系统,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能源使用,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项目工程建设环节,专业技术咨询、方案设计、安装调试等服务为节能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保障,确保从规划到实施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这些上游要素协同发力,不仅为中游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提供有力支撑,也为下游各行业的节能需求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合同能源管理产业整体向着高效、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三、产业链下游分析合同能源管理产业链下游是具备节能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市场规模及项目投资规模分析
    2025-04-03 08:50:52
    一、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2024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市场规模约达738.66亿元,延续了此前的增长态势。近年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以及相关政策持续推动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愈发受到市场认可,项目数量与投资规模不断攀升。图表:2020-2024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市场规模情况数据来源: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中经百汇研究中心1、政策利好持续赋能国家及地方政府不断出台鼓励政策,为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如给予节能服务公司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完善相关标准规范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与风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强调推广绿色节能技术,刺激建筑等领域对合同能源管理服务需求,推动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2、应用领域拓展深化合同能源管理在工业、建筑、交通等多领域广泛应用且不断深化。工业领域,高耗能企业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改造,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建筑领域,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商业建筑,都借助该模式进行照明、空调等系统节能升级,打造绿色低碳建筑。随着各行业节能意识提升和政策要求趋严,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为市场规模增长注入新动力。3、技术创新驱动升
首页上一页7374757677下一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