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22年中国胶合板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8-01 09:50:08
     2023-2028年中国人造板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木地板制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复合地板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胶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通常用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胶合而成。胶合板是家具常用材料之一,为人造板三大板之一,亦可供飞机、船舶、火车、汽车、建筑和包装箱等作用材。一组单板通常按相邻层木纹方向互相垂直组坯胶合而成,通常其表板和内层板对称地配置在中心层或板芯的两侧。用涂胶后的单板按木纹方向纵横交错配成的板坯,在加热或不加热的条件下压制而成。由于胶合板具有木材利用率高、装饰性强、耐受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家居、飞机、包装等众多领域。随着国家对胶合板环保问题的关注,对人造板行业实行供给侧改革,关闭一批低质量、不达标产品作坊,市场上流通的胶合板质量越来越高,可用性越来越强,随之产品价格也逐渐升高,产品逐渐向中高端方向发展。由于产品质量逐渐提高,产品的实际平均价格也逐渐升高,销售收入不断增长。202
  • 2023年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10-27 09:41:05
    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格局稳定、集中度高,华为、阳光电源、上能电气为行业第一梯队企业,其中华为位居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第一。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呈现充分竞争态势,市场格局较稳定且集中度高,龙头企业受益明显。从中国光伏逆变器出货量来看,华为、阳光电源、上能电气等三家厂商基于其领先的技术优势以及丰富的产品布局,出货量排行业内前三,CR3为66%,为行业第一梯队。在光伏逆变器行业经历了2011-2012年的行业洗牌期(此期间中国厂商大量布局引发价格战),光伏逆变器中小企业逐渐淘汰,市场向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企业集中,其中以古瑞瓦特、锦浪科技为代表的企业市占率集中在5%-8%区间,为第二梯队企业。从全球光伏逆变器厂商出货量与销量来看,头部企业地位较稳定,腰部企业竞争激烈。在出货量方面,华为、阳光电源与SMA为前三名;在总销量方面,华为、SolarEdge、SMA为前三名,华为在中国与全球销量、出货量均领跑全球市场。在终端需求持续高增长与行业中强者恒强的背景下,未来华为与阳光电源有望持续保持行业主导地位。图表: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竞争梯队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分析报告
  • 2023年中国风电机组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3-10-09 10:07:45
    风力机(wind turbine)是将风的动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能的旋转机械,风力发电机组(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WTGS)是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风电机组由风轮、传动系统、偏航系统、液压系统、制动系统、发电机、控制与安全系统、机舱、塔架和基础等组成,工作原理是借助风力推动叶轮旋转,通过传动系统增速达到发电机的转速后再驱动发电机发电,有效地将风能转化成电能。依据目前的风电机组技术,大约3m/s的微风速度即可进行发电。一、风电机组行业产业链分析风电机组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供应商,代表性供应商有中材科技、南京高精、日月重工等。产业链中游为风电机组制造商,代表性制造商有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等。产业链下游为风电运维商,代表性运维商有国家电投、中国电建、龙源电力等。图表:中国风电机组行业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从盈利能力角度看,风电机组产业链两端盈利能力较强,中间环节盈利能力相对较低,下游运维环节的毛利率最高,平均销售毛利率达60%,整机及叶片的毛利率最低,其余零部件环节毛利率相对较低。在中国风电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市场领先的风电机组制造商几乎都试图推
  • 2023年中国热泵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10-18 09:47:55
    热泵行业以空气源热泵制造、销售为主,行业竞争格局以空气源热泵代替。整体热泵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集中度不高、有待提升。中国的空气源热泵行业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是由于政府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发展迅速,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出新旧并立、多行业融合的态势。因其技术特性相关度高和应用领域的关联性强,70%左右的空气源热泵企业都是由传统能源、制造、家电相关企业业务拓展而来的,约30%的公司是新成立的专注于研发制造空气源热泵的企业。空气源热泵主要应用于热水制造,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相比于传统热水器更安全节能,是热水器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未来热泵产业将会表现出强者愈强的发展态势,国内传统白电龙头和热水器龙头企业凭借自身在空调、压缩机、制冷器、热水器、烘干机等品类中积累的技术优势、深度覆盖的零售网点和经销售后渠道以及规模化效应带来的成本制造优势,有望实现在热泵市场的快速拓展。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热泵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2018-2022年全球及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分析
    2023-12-26 10:19:01
    根据《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产业及标准化白皮书(2019版)》,功率半导体按器件集成度可以分为功率器件和功率IC两大类。功率器件包括二极管、晶体管和晶闸管三大类,其中晶体管市场份额最大,常见的晶体管主要包括MOSFET、IGBT、BJT等。功率IC是指将高压功率器件与其控制电路、外围接口电路及各种保护电路等集成于同一芯片的集成电路,是系统信号处理部分和执行部分的桥梁。图表:功率半导体产品范围示意图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1、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功率半导体的应用十分广阔,涉及电路控制和电能转换的产品均离不开功率半导体的使用。根据Omdia的数据,2022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为481亿美元(主要包括功率器件、功率IC和功率模组),预计2024年将达到522亿美元。图表:2018-2022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锴威特招股书、中经百汇研究中心2、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中国的功率半导体行业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国产化替代加速及资本推动等因素合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根据Omdia数据,2022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为191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达206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市场
  • 2023年中国液流电池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10-21 13:33:42
    中国液流电池行业目前尚处商业化发展初期,市场体量较小,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从液流电池技术领先程度来看,融科储能凭借持有的310项相关专利在中国液流电池企业中一枝独秀。位于第二梯队的北京普能、武汉南瑞、上海电气等持有专利数目在50-100项之间,已具备建设MW级液流电池储能电站的能力。液流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准入壁垒相对较高,目前占据优势地位的企业在技术创新与人才储备上较为领先。融科储能由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组建,大连化物所的张华民研究团队自2000年开始布局液流电池技术的研究开发,在液流电池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储能系统设计集成、控制管理等方面都取得国际领先成果,在液流电池领域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80余件,国际专利30余件,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融科储能也依靠科研院所的技术入股在全球率先实施全钒液流电池的产业化。北京普能的创始人黄绵延博士在燃料电池和全钒液流电池的关键器件材料研发、储能产品系统集成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工作近20年,是“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首席专家。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核心研发团队25人,其中博士20人,硕士5人,分别毕业于
  • 2018-2022年中国细木工板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8-02 11:40:03
     2023-2028年中国人造板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木地板制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复合地板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近几年细木工板的市场需求缩减了不少,主要原因在于优质的胶合板总产量增长较快,而市场生产细木工板厂家数量较少,产量增速缓慢,加之市场消费者对板材质量要求提升,细木工板的产品优势渐渐被用胶量更少、环保型更高、制作工艺更为简单的生态板所替代。2022年细木工板行业市场规模367.76亿元。图表:2018-2022年中国细木工板行业市场规模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人造板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2025年中国人造板行业分析报告:人造板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2025-02-26 09:05:58
    一、行业现有竞争者分析行业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从其发展周期上分析,中国的人造板行业也历经了十多年的成长过程,现在的中国人造板行业正处于成长的初期阶段,这个阶段的人造板行业的特点是,拥有一定的产业局势和规模,但其从整体上来看,它的水平还相对的比较低下,规模不大,格局也不太牢固,此时的人造板生产也正处于自身的大范围的整合过程中,但是,与他发展相悖逆的是行业的发展是迅猛的,并且行业还有着很大的空间可供发展。从人造板行业的市场形成的结构上来看,国内的产业大部分是属于中小型的,而且在集中程度上还比较低,规模大的企业还相对比较少。国内市场现阶段的状况是,营销水平低下、品牌与中低档产品在比例上相差大,品牌企业相对比较少,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能力较弱,主产区在产品类别、加工技术上呈现企业均质化发展趋势。现今中国在人造板行业中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这样也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投资者前来投资,在中国人造板的市场上分一杯羹。不少海外投资者不仅看好中国是个不错销售市场,还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实现了“地产地销”。这一方面对于中国国内的人造板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竞争群。欧美、澳洲、南美和东南亚等大型人造板企业也加快了投资抢占市场的步伐。二、行业
  • 2018-2022年中国MEMS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1-10 09:30:51
    一、MEMS传感器行业发展特征分析随着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MEMS传感器迈入黄金发展期,预计在3-5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同时,随着MEMS技术不断突破,技术垄断不断被打破,MEMS传感器国产化进程也逐步加快。现阶段,为了适应MEMS传感器行业快速发展的趋势,Fabless的经营模式逐渐成为主流。1、行业规模迅速增长2022年中国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约726.8亿元,2027年市场规模预计可达2016.4亿元,2022-2027年CAGR约为22.63%MEMS传感器行业处在快速增长阶段,应用市场多元化,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医疗、汽车电子和工业领域,分别占比约为41.8%、28.1%、16.7%和9.1%。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MEMS传感器呈现软硬协同一体发展,市场需求旺盛。2022年中国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已达到982.1亿元,同比增长15.1%,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724.87亿元,2022-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22.63%。2、国产化进程加快现阶段MEMS产业国产替代率不足10%,2027年有望实现60%突破中国MEMS技术起步较晚,现阶段依赖进口,
  • 2018-2022年中国镁合金行业消费规模分析
    2023-10-31 10:07:15
    中国镁合金行业市场规模在2015-2022年间实现了快速增长。在汽车轻量化趋势的推动下,单辆汽车镁合金使用量在2020年达到15kg,在2025年达到25kg。2022年,镁合金消费量达到72.21万吨。图表:2018-2022年中国镁合金消费量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应用领域方面,2022年,汽车领域消费量达到50.55万吨,3C领域消费量达到14.44万吨,其他领域消费量7.22万吨。图表:2018-2022年中国镁合金行业应用领域消费量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预测镁合金汽车下游消费量将在2025年达到69.20万吨,保持其在镁合金行业最大的市场份额占比;3C领域将在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驱动下进一步发展。除上述两大应用领域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动工具、医疗、体育消费品等领域的镁合金应用将持续增加,未来有望发展成为重要的下游市场。与此同时,产业发展将向特定省市区域集中,进而提高产业运行效率,进一步扩大行业规模。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镁合金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
  • 2018-2022年中国天然气制氢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7-10 09:19:34
     2023-2028年中国氢气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特种气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天然气制氢是以天然气做原料生产氢气。根据天然气参加反应的不同,可以分为传统水蒸气重整制氢,部分氧化反应制氢,自热重整制氢三种制氢工艺。水蒸气重整制氢由于设备投资低,产氢率较高,是工业上应用最多的天然气制氢技术。现代能源追求清洁高效、无污染,氢能源以其清洁、零排放、高热量等优势,获得业内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对氢能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技术创新成效显着,标准和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例如在2021年提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对制氢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天然气制氢产量规模分析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华中和西南等氢能产业集群,初步建成了氢能的“制、储、运、用”完整产业链,具备了规模化和商业化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我国天然气制氢行业产量快速增长,2022年天然气制氢产量达到499万吨。图
  • 2018-2022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0-10 09:32:26
    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规模整体呈高速增长态势,2022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3,367辆,市场规模达46.6亿元,预计2027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将达34,846辆,市场规模达496.9亿元。2022-2027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6%,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5%。图表:2018-2022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主要受益于汽车销量的高速增长与单车平均功率的提升。除202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出现大幅下跌,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整体保持稳步上升趋势。2020年疫情导致汽车供应链承压增大,叠加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影响,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受到较大冲击,年销量同比下跌56.8%。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燃料电池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112.8%。随着下游应用场景对汽车续航里程的要求提高,氢燃料电池汽车呈现高功率化发展趋势,单车平均功率由2018年的32.4kW/辆提升至2022年的98.9kW/辆,单车平均功率的提升增加了催化剂等零部件的使用量,助推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的进一步上涨。预计未来在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