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202520232024物流新能源冷链物流集成电路物联网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大米
全国咨询热线:
400-9300-995
中经百汇 - 国内领先的市场研究机构
  • 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 能源矿产
    • 食品饮料
    • 纺织服装
    • 轻工行业
    • 化工材料
    • 医药卫生
    • 机械制造
    • 通信电子
    • 信息技术
    • 节能环保
    • 家居建材
    • 建筑房产
    • 零售快消
    • 交通运输
    • 金融服务
    • 城市规划
    • 现代服务
    • 文体产业
    • 其他行业
  • 产经资讯
    • 政策法规
    • 行业动态
    • 技术动向
    • 财经新闻
  • 中经视界
    • 产业链
    • 市场规模
    • 竞争格局
  • 数据中心
    • 宏观经济
    • 经济指标
    • 产量数据
    • 数据新闻
  • 研究院
    • 商业计划书
    • 可行性报告
    • 专项研究
    • 产业规划
    • 企业战略咨询
  • 排行榜
    • 企业排行
    • 品牌排行
>排行榜>企业排行>2022中国化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100-隆重发布!
  • 2022中国化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100-隆重发布!

    2023-05-04 11:15:46 来源: NMPA官网、药智网 962
    分享到:
    更多


    2021年,中国医药资本市场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年,但创新药事业却一路高歌猛进,披荆斩棘,本土药企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国产上市新药数量再创新高。

    据药智网统计,2021年我国1类化药和生物药上市数量从9个增长至28个,中国首发上市药物,从2018年的9个到2021年有23个,增长187.5%。从2018年至2021年累计,化学药品占比达到74%。同样,在创新药1ND申报药物品种中,化药占比远远大于生物制品和中药,是最主要的申报品种。

    2022年12月9日,“2022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七届中国医药研发·创新峰会(PDI)”公布《2022中国化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100》(以下简称“《化药榜》”)。(推荐阅读:荣耀巅峰!2022中国药品研发实力排行榜系列榜单隆重发布)


     


    与去年相比,化药榜排名前五的企业,变化甚微,恒瑞医药、正大天晴稳居第一和第二,齐鲁制药、复星医药、石药集团紧随其后。排名5-10的企业变动相对频繁,今年分别为扬子江药业、豪森药业、科伦药业、百济神州和上海医药。


                            表1 2020-2022年化药榜Top10




                           资料来源:药智网


    此外,今年有26家企业新上榜,其中诺诚健华、艾力斯医药、亿帆医药等企业在去年暂时落榜后今年重新上榜。但上海海和药物、河北仁和益康、歌礼生物等去年排名靠前的企业今年却无缘榜单。

    3款新药获批上市,

    恒瑞医药蝉联榜首

    近年来,在资本加持下,生物药出尽风头,然而从已上市和临床阶段的创新药数量来看,化药仍占主导地位。

    2021年,有22款国产化药1类新药获NMPA批准上市。相比生物药扎堆肿瘤、免疫领域,我国化药研发可谓百花齐放,获批新药涵盖抗肿瘤、抗感染、代谢等多个领域,靶点也比较全面。


    表2 2021年NMPA批准的国产化药1类新药




                                     资料来源:NMPA官网、药智网


    从企业角度来看,2021年,江苏恒瑞医药独揽3款创新药,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化药研发龙头;扬子江药业、和黄医药、豪森药业、百济神州、海思科等企业也有创新药上市。

    恒瑞医药已多年蝉联《2022中国化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100》第一,今年也不例外。

    恒瑞医药是我国最早进行创新转型的大药企,而且在2018年百济神州港交所上市之前,一直是国内上市药企研发投入最多的一个。近几年,恒瑞医药加速创新管线布局,研发投入更是大幅增长,2018-2021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6.07亿元、38.96亿元、48.89亿元、62.03亿元,占营收比亦是逐年增长,分别为14.97%、16.73%、17.99%、23.95%。

    在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下,恒瑞医药的创新成果颇丰。根据恒瑞医药2021年财报,公司已有1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其中8款为化药新药;另有60余个创新药正在临床开发,25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在今年化药榜中,排名第二的是正大天晴,与恒瑞医药一样来自苏北的连云港。

    正大天晴是国内发家最早的药企之一,有“肝病大王”之称。2005年,正大天晴首款1类新药——天晴甘美获批上市,目前年销售金额超10亿元,属于注射用肝损伤药物第一品牌。2018年,正大天晴第二款创新药——盐酸安罗替尼胶囊(福可维)上市。该药是一款新型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在国内获批5项适应症,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软组织肉瘤、小细胞肺癌、甲状腺髓样癌、分化型甲状腺癌。安罗替尼销售一路高歌猛进,2018年首年上市就有7亿销售额,2020年突破40亿元,2021年再扩容,销售额居国产1类新药之首。

    根据正大天晴官网信息,公司还有在研项目196个,其中创新药82个,化药创新药60余项,覆盖ALK、第三第四代EGFR、JAK、CDK4/6等热门靶点。

    传统药企创新转型成果显著,

    扬子江、科伦药业、浙江医药…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新药研发管线已成为药企的生命线,众多传统药企纷纷创新转型。(推荐阅读:荣耀巅峰!2022中国药品研发实力排行榜系列榜单隆重发布)

    从此次《化药榜》中可以看出,这些传统药企仍是中国研发创新的中坚力量,例如扬子江、科伦药业、浙江医药等。

    扬子江药业集团是我国民族医药巨头,但至今没有公开过上市计划,因此给外界留下“神秘且庞大”的印象。目前,扬子江旗下拥有300多个品规行销全球数十个国家,年销售近千亿元。

    近几年,扬子江正加快研发转型,在今年《化药榜》中扬子江药业排名再次提升,位居6。

    2021年,扬子江药业集团就先后从韩国大熊制药、迈威生物等引进多款新药。而且2021年5月,扬子江药业集团自主研发的注射用磷酸左奥硝唑酯二钠(商品名:新锐®)获批上市,这是扬子江药业首个获批上市化学1类新药,标志着企业的研发创新跨入一个新的里程碑。目前扬子江布局的1类新药还有十多款。

    科伦药业是国内输液龙头企业之一,自2012年国家发布“限抗令”以来,便开始创新转型。十年来,科伦药业在创新研发上的投入持续加码。数据显示,2012-2021年,科伦年研发投入从2亿元增加到了18亿元,十年增长了8倍,足见科伦对于创新转型的重视。在今年《化药榜》中科伦药业排名上升3位,位列第8。

    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科伦药业有创新大小分子项目55项(含创新小分子药物25项,生物大分子药物30项),以肿瘤为主,同时布局了肝病、心血管、麻醉镇痛、自身免疫等疾病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科伦先后将两个项目A和B授权给默沙东(MSD),授权金额总计高达23亿美元(约150亿人民币),研发实力得到全球认可。

    浙江医药是我国脂溶性维生素、抗耐药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主要生产基地,近年来正向创新药转型。2021年6月,公司苹果酸奈诺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获批上市,并在同年12月进入医保目录,有望成为浙江医药创新转型的重要节点。

    此外,白云山、以岭药业、双鹭药业、奥赛康、华润三九、青峰医药等企业在创新之路上也取得了优秀成绩,排名大幅上升。

    发力“全球新”,

    新一代创新药企崛起

    除了传统药企,还有部分自成立以来就立足创新的药企也收获颇丰,例如和黄医药2021年有两款1类化药新药获批上市,微芯生物、百济神州企业等也有新药获批。

    微芯生物是我国最早开始进行原创新药开发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最早使用AI算法技术对药物分子进行筛选的企业。20多年来,微芯生物一直坚持做First-in-class药物,现已成功推出两个原创新药三个适应症商业化上市:西达本胺和西格列他钠;有两款新药处于临床阶段:西奥罗尼(III期临床)和CS12192(I期临床);还储备了包括CS27109、CS17919、CS24123、CS17938、CS27186等近20个一系列准备进入临床开发的产品。

    百济神州是国内“技术+资本”起家的代表企业,自出生便打的是科技牌。百济神州由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海归”院士王晓东于2010年创办,2021年12月,百济神州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首家在纳斯达克、港交所、上交所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

    十年间,百济神州已经建立了丰富的研发管线。当然取得这些成就花费也是巨大的,据年报数据,百济神州自2018年起就是中国上市药企中研发投入最多的企业,2021年研发投入95亿元,远超排名第二的恒瑞医药。

    目前,百济神州的创新药也开始进入收获期,截至目前,百济神州拥有超过40款在研管线和产品组合,包括多项同类最优、同类首创潜力管线。其中BTK小分子抑制剂百悦泽是首个在美国获批上市的国产创新药,目前已在美国、中国、欧盟和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其他国际市场在内的58个市场获批。2021年泽布替尼销售收入约14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泽布替尼销售额已超过25亿元。

    结语

    过去几年,国内医药行业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药企纷纷转型创新,现已取得不错成果,但新的挑战正在逼近。

             今年以来,医药行业接连遭遇资本市场情绪回落、国际化受挫、贸易限制等一系列挑战。医药创新之路仍然道阻且长,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让我国创新药行业更加理性地前进。


    文章来源:NMPA官网、药智网、中经产业研究中心整理(如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service@zjbhi.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最新排行榜更多...
    • 2022年中国生物科技高质量发展20强榜单
    • 2022年中国中药企业竞争力20强榜单
    • 2022年中国智能机器人企业排行榜解读
    • 2022年中国印刷包装企业100强排行榜
    • 2022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发布
    • 2022中国房地产公司排行榜解读
    • 2022中国化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100-隆重发布!
    • 2021第四届中国医院百强院名单
    热门排行榜更多...
    • 2022年中国生物科技高质量发展20强榜单
    • 2022年中国中药企业竞争力20强榜单
    • 2022年中国智能机器人企业排行榜解读
    • 2022年中国印刷包装企业100强排行榜
    • 2022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发布
    • 2022中国房地产公司排行榜解读
    • 2022中国化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100-隆重发布!
    • 2021第四届中国医院百强院名单
研究领域
  • 行业报告
  • 商业计划书
  • 可行性报告
  • 专项研究
  • 产业规划
  • 企业战略咨询
合作伙伴
  • 金融界
  • 财经网
  • 搜狐
  • 中国经济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国家统计局
  • 关于我们
  • 购买流程
  • 付款信息
  • 免责申明
  • 网站地图
  • 招聘专区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布龙路520号佰利云创大厦7楼
全国免费服务电话:400-9300-995(7*24小时)        邮箱:service@zjbhi.com
电话:0755-28999607   0755-28902971    0755-28900792   0755-28900913   传真:0755-28901023
版权所有 ©2023 COPYRIGHT 深圳市中经百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19979号-1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