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202520232024物流新能源冷链物流集成电路物联网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大米
全国咨询热线:
400-9300-995
中经百汇 - 国内领先的市场研究机构
  • 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 能源矿产
    • 食品饮料
    • 纺织服装
    • 轻工行业
    • 化工材料
    • 医药卫生
    • 机械制造
    • 通信电子
    • 信息技术
    • 节能环保
    • 家居建材
    • 建筑房产
    • 零售快消
    • 交通运输
    • 金融服务
    • 城市规划
    • 现代服务
    • 文体产业
    • 其他行业
  • 产经资讯
    • 政策法规
    • 行业动态
    • 技术动向
    • 财经新闻
  • 中经视界
    • 产业链
    • 市场规模
    • 竞争格局
  • 数据中心
    • 宏观经济
    • 经济指标
    • 产量数据
    • 数据新闻
  • 研究院
    • 商业计划书
    • 可行性报告
    • 专项研究
    • 产业规划
    • 企业战略咨询
  • 排行榜
    • 企业排行
    • 品牌排行
>中经视界>竞争格局>2024年中国铜加工行业分析报告:铜加工行业竞争格局及五力模型概述
  • 2024年中国铜加工行业分析报告:铜加工行业竞争格局及五力模型概述

    2024-08-15 10:11:21 来源: 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1758
    分享到:
    更多

    一、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1、行业集中度有待提高

    目前行业在新一轮的产品升级过程中,未来铜加工的行业集中趋势将愈来愈明显。铜管的行业集中度很高,如海亮、金龙;公司作为国内铜板带行业的龙头企业,产能国内第一,世界第二,会主动推动行业间的整合。近些年来由于行业的集中度不高导致产品的量价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未来,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产品的量价将会达到量价同升的状态。

    2、区域集中度较高

    我国铜加工行业区域性明显,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这些地区为国内家电、信息、卫浴、五金、电力等行业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也是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二、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基于目前我国铜资源紧缺的现状,相对来说铜原料供应商的力量比较强大,铜原料的价格走势和供求关系对买方的生产经营和整个铜加工产业都起到非常大的影响。在占有较大比例的优势铜资源的情况下发展铜加工产业,对铜原料供应商的依赖程度相对较小,从而达到削减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的效果。

    三、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由于铜价持续高位震荡,导致铜材购买者和使用者的制造成本增加,因此铜材购买者不得不千方百计地讨价还价和利用期货/现货市场的价差以及国内外铜价的差额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采取各种手段确保其自身的利益,这就导致铜加工材的加工费空间越来越小,盈利能力越来越低。

    四、新进入者威胁分析

    目前最具有可能的新进入者主要是铜冶炼企业和铜材消费企业将不断进入铜加工产业,这类企业的规模大,向前、向后整合的优势明显,进入的障碍小,进入的规模大,推进迅速。一旦进入,对整个行业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江铜集团仅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在铜杆、线材、电解铜箔等产品上占有重要地位,国内著名的家电企业美的由于在家用电器制造上大量使用漆包线产品,而使其向前延伸生产漆包线、插座线、塑料连接线等进入铜加工领域。

    五、替代品威胁分析

    中国目前铜消费的结构,主要用于电气、电子、通讯、机械制造、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在电力、电气、空调制冷行业,铜加工材最可能的替代品就是铝材,由于铝的价格相对较低,并且也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用于微型/小型电机制造的铝漆包线、铜铝复合线材、汽车用铝散热器、用于空调制冷的铝铜复合管等都是对铜材发展的威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建筑、装饰等新的领域的应用将会带动铜材的消费,因此铜材的整体消费能力还是在不断上升的。总的来说,主要用铜领域被其他产品替代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铜价的持续高位,部分行业和用户基于成本的考虑,将会逐步寻求替代品,导致替代品的威胁增加。

    六、行业竞争总结分析

    1、铜加工行业竞争总结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之一,其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作为一种大宗商品及基本金属,铜生产企业众多,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伦敦金属交易所、纽约商业交易所以及上海期货交易所均设有铜金属期货的交易,其中,伦敦金属交易所铜金属期货合约的交易价格(LME铜)被全球公认为铜金属交易的定价标准。随着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推进,铜加工行业正在不断整合,进入门槛也越来越高,铜生产产能矿逐渐向大型铜生产企业集中。未来,预计未来我国铜加工行业产能分散的局面将得以进一步解决,行业整体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世界铜加工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利用多种资源实现发展

    铜加工是产业链的下游环节,技术含量高于上游的矿山开发和冶炼,技术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集中反映。从世界铜加工的地区分布格局看,铜加工强国不一定是铜矿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相反,日本、德国等缺乏铜矿资源的国家和地区,依靠先进技术,积极利用境外资源,铜加工产业一样形成了较强竞争力。而智利、秘鲁,以及非洲铜矿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铜加工产业至今没有形成规模。

    当前,在世界铜业企业中,形成矿山、冶炼、加工完整产业链的不多。国际铜业企业巨头基本把发展重点放在产业链上游资源环节,下游环节主要依靠专业化铜加工企业发展。这种结构是根据国际分工趋势形成的,比较符合全球铜矿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实际情况。

    我国铜矿资源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对铜产品的需求仍保持增长态势。在这种形势下,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依靠技术创新,利用境外资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铜加工产业,是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战略选择。河南金龙铜管集团、浙江海亮集团的崛起,就是成功地运用了这种发展战略。

    (2)紧贴消费区域以集群方式发展

    目前世界铜加工产业地区分布格局是以消费为基础,进行生产要素配置,铜加工生产能力主要贴近消费区域安排。20多年前,世界铜加工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国家,因为那时全球铜材消费70%以上分布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低,对铜材市场规模小,制约了铜加工的发展。

    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对铜材的需求迅速增加,因而带动了铜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全球铜加工生产要素也出现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这种趋势进一步表明,市场消费是引领铜加工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产业布局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铜加工的产业布局几乎完全按照上述规律变化,目前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的铜加工已经构成产业主体构架。但是,预计随着我国制造业发展重心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铜加工也会出现梯度转移,当前江西等省区已经出现铜加工快速发展态势。

    (3)铜材国际贸易主要在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间展开,规模受到限制

    由于铜材消费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所以全球铜材贸易主要在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规模受到限制。当前由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而铜加工发展水平短时间里难以迅速提升,因此铜材暂时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进口,使铜材国际贸易出现了一个上升过程。但是,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铜加工产业的不断扩张,不仅铜材进口会减少,而且出口还可能增加。这样,在世界铜材市场规模有限的情况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加,导致全球铜材市场竞争进一步激烈。

    在国际铜材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我国铜加工产业在发展中不可能把扩大产品数量出口放在重要位置,而只能按照专业化原则,发展具有特色的高技术产品,少量出口。否则必然受到发达国家贸易保护壁垒的阻拦。

    3、我国铜加工的战略发展方向

    (1)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铜加工产业

    中国铜加工业应充分利用市场需求稳定增长所提供的历史机遇,不失时机地打造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为主体的铜加工产业基地。这些地区是中国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高级人才资源丰富,制造业发达,为铜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市场、资金、人力和技术基础。因此,应在今后5年或稍长时期内,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继续完善铜加工产业基地,培育一批中国铜加工的龙头企业,为我国铜加工业全面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2)推动产业战略重组优化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工业化总体上处于中期阶段,仍属快速发展时期。面对这种形势,铜加工业要积极做好产业战略重组的前期准备工作,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全面推进铜加工业结构调整,坚决淘汰设备和工艺落后,物耗、能耗高,污染、浪费严重的作坊式企业;通过对规模经济以上企业资产的兼并重组,提高集约化程度;支持江苏张铜集团公司、宁波金田投资控股公司、海亮集团公司及中国铝业公司所属铜加工企业进一步按专业化要求,做大生产经营规模;鼓励宁波博威、浙江力博、上海晶剑等企业积极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做专做精。逐渐形成少数企业做大做强、更多企业做专做精,大而强和专而精的企业相依相成,各自发挥优势的中国现代化铜加工格局。

    (3)积极开发高端产品推进产业升级

    我国铜加工产品的产量和消费量已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位,但仍不是世界铜加工强国,主要表现在高端产品生产开发能力薄弱方面。多年来,我国一直大量进口高端铜板带箔材。我国进口的高端铜板带主要是电子工业用铜板带,以引线框架铜板带为主。进口铜箔中主要是轧制0.02~0.05mm铜箔和电解铜箔。实际上,如果我国现有和在建铜加工企业全部采用世界和我国先进技术装备,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完全可以生产高端铜板带箔和管棒型线材,替代进口,占领国内高端铜材产品市场,同时也能够使企业获得比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4)培育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我国铜加工工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先进技术并未得到广泛推广,没有形成产业。建议有关部门积极安排国内铜加工业的技术交流,尽快将短流程、节能、环保、高效的潜流式铸造、连续挤压、管材行星轧制等技术推广应用,尽早建成连续化、自动化的现代化生产线。另外,对再生铜直接利用技术、合金管材盘拉技术、高效传热铜管生产技术、引线框架铜带生产技术、高性价比铜加工设备及整条生产线制造技术等,加强集成创新,尽早实现产业化,为中国铜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要引导铜加工企业把发展重点立足于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壮大之本,下大力气进行创新技术的产业化,通过产业化不断完善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通过政策引导抑制铜加工产能盲目扩张

    通过贯彻产业准入标准和能耗定额标准,完善铜产品进出口政策,加强信息引导等措施,促进铜加工领域投资合理化、科学化,防止国内铜加工投资由偏热转向过热,投资过度集中在某一产品或领域。在企业规模上,铜加工企业不宜过度追求做大做强;在产品定位上,主要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走产品高端化道路;在经济效益上,努力打造高附加值、高利润产业。争取尽快使中国铜加工业摆脱“低端廉价”的形象,真正成为世界铜加工强国。建立铜出口加工企业资质管理体系,规范铜加工产品出口秩序。通过资质管理,可以引导企业积极发展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同时也可有效防止企业竞相压价出口,导致国外进行反倾销调查。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铜加工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相关推荐更多...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企业格局及区域格局分析
    • 2025年保安服务行业分析报告:保安服务行业五力模型及竞争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全球硬质合金产量及区域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中国硬质合金产量及营业收入分析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硬质合金行业产业链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分析
    • 2025年中国铝加工行业分析报告:中国铝材产量及表观消费量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全球合同能源管理市场规模及发展现状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市场规模及项目投资规模分析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硬质合金行业竞争格局及策略分析
    • 2025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分析报告:物业管理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2025年中国铝加工行业分析报告:铝加工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分析报告:磁性材料产量保持增长,销量同步增长
    • 2025年中国铝加工行业分析报告:全球原铝及铝材产量分析
    • 2025年中国担保行业分析报告:担保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研究领域
  • 行业报告
  • 商业计划书
  • 可行性报告
  • 专项研究
  • 产业规划
  • 企业战略咨询
合作伙伴
  • 金融界
  • 财经网
  • 搜狐
  • 中国经济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国家统计局
  • 关于我们
  • 购买流程
  • 付款信息
  • 免责申明
  • 网站地图
  • 招聘专区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布龙路520号佰利云创大厦7楼
全国免费服务电话:400-9300-995(7*24小时)        邮箱:service@zjbhi.com
电话:0755-28999607   0755-28902971    0755-28900792   0755-28900913   传真:0755-28901023
版权所有 ©2023 COPYRIGHT 深圳市中经百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19979号-1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