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202320252024物流新能源冷链物流集成电路物联网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大米
全国咨询热线:
400-9300-995
中经百汇 - 国内领先的市场研究机构
  • 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 能源矿产
    • 食品饮料
    • 纺织服装
    • 轻工行业
    • 化工材料
    • 医药卫生
    • 机械制造
    • 通信电子
    • 信息技术
    • 节能环保
    • 家居建材
    • 建筑房产
    • 零售快消
    • 交通运输
    • 金融服务
    • 城市规划
    • 现代服务
    • 文体产业
    • 其他行业
  • 产经资讯
    • 政策法规
    • 行业动态
    • 技术动向
    • 财经新闻
  • 中经视界
    • 产业链
    • 市场规模
    • 竞争格局
  • 数据中心
    • 宏观经济
    • 经济指标
    • 产量数据
    • 数据新闻
  • 研究院
    • 商业计划书
    • 可行性报告
    • 专项研究
    • 产业规划
    • 企业战略咨询
  • 排行榜
    • 企业排行
    • 品牌排行
>中经视界>市场规模>2018-2022年中国资产管理公司市场规模分析
  • 2018-2022年中国资产管理公司市场规模分析

    2023-09-08 09:46:48 来源: 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546
    分享到:
    更多

    1、资产管理市场规模创历史新高

    历了1992年市场化改革和2001年加入WTO带来的两次高速增长后,当前我国已进入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转型的瓶颈期。在人口红利渐失的背景下,经济发展要实现浴火重生将高度依赖第三次红利释放,即“制度和劳动生产率红利”的释放。未来几年,中央政府将逐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速利率市场化。在金融改革方向明确的背景下,其政策效力需要借助在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之间发挥融通功能的各类资产管理机构来实现。近几年来,银行、信托、保险、券商、基金、期货、私募等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壁垒被逐步打破,使得上述金融机构全面介入资产管理领域,中国进入跨界竞争、持续创新、混业经营的“大资管时代”。2022年,中国资管市场总规模仍然保持稳定,实现增长0.1万亿元,达到133.8万亿元,又一次创下历史新高,但对比2021年增速大幅回落。2022年,中国公募基金净流入从2021年的15.1%下降至4.3%。

    图表:2018-2022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光大银行、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2、子行业端增速全面放缓,转型持续深化

    2022年中国各资管子行业在逆境中砥砺前行。理财公司、公募基金、保险资管、私募基金尽管增速大幅放缓,但仍然延续资管新规后的相对优势表现,规模和增速领先其他子行业。其中银行理财中的理财公司规模同比增长29%,是同期所有机构增速最高的一类,但较其前一年158%的增速水平大幅放缓。公募基金规模增速较上一年水平大幅度放缓,同比增长3%。保险资管规模同比增长10%,较2021年增速略微下滑。私募规模整体微增。券商资管、期货资管、基金子公司仍处于深度转型期,同比降幅为16%、11%和17%,在整个行业中的占比保持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信托行业经历了新规后的持续转型,第一次实现了正增长。

    3、资金端零售仍居主导,养老迎来增量

    2022年中国资管行业资金端结构保持稳定。零售资金贡献54%资金,仍居主导。然而受宏观经济放缓和市场波动影响,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增配存款以加强防御,因此零售资金整体增速放缓,大众资金更是出现1%的下滑。机构资金中,养老金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第三支柱制度的正式落地更是带来了长期增量资金;企业资金在低利率时代下迎来结构性机遇,增配标准化资管产品和财务性股权投资;银行资金则受银行理财规模下降影响,小幅下滑0.1%。

    4、渠道端理财开放多元、公募再现变局

    银行理财代销渠道开放化、多元化趋势明显,理财公司合作代销机构数量快速上升,跨行代销趋势持续,且目的不断丰富。基金代销结构中券商渠道异军突起,抢占银行与线上三方渠道份额。基金机构代销随市场拓展深化而崛起,公募代销中面向机构的代销业务近年来增速迅猛。基金投顾业务发展进程持续,但仍处于探索阶段。

    5、产品端被动逆市增长,创新持续扩容

    2022年股市、债市波动,大量产品规模均发生不同程度下跌。但主动型固收产品、被动指数型基金、现金管理类产品、QDII基金仍逆市增长,凸显此类资产优越的抗周期能力。随个人养老金政策落地,创新产品中个人养老基金与理财大量发行。国家坚定可持续发展路线,深入挖掘内生资源,ESG和REITs产品与资产进一步丰富。

    6、资产端资产波动加剧,理财低波稳健

    从大类资产回报情况看,2022年,国内各类资产在“三座大山”——疫情、地产和全球通胀带来的多国货币政策先后收紧的压制下激烈震荡,表现普遍不佳。一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股市下跌,是继2018年后表现最差的一年。二是债券基本维稳。虽然随着各国加息政策利率上涨,全球债券市场普遍承压,但中国、日本央行由于未采取加息动作,债券市场受影响较小。三是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涨9.24%,取得近15年最大涨幅。南华商品指数2022年保持上涨趋势,2022年涨幅达19.66%。地缘冲突引发能源与粮食危机、全球通胀,使得原油、有色等大宗商品全数上涨。

    银行理财相对低波稳健。从资产配置看,债券类资产仍是主要增配资产来源,但规模占比下降4个百分点至64%,存款及同业存单占比从15%提升至23%。配置变化的原因可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理财机构为了迎合零售客户的低风险偏好,逐步压降资产端风险,以应对净值化所造成的产品波动加剧。二是同业存单作为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新工具,规模逐步上升。

    7、资产管理业务总体存量总体保持增长

    近年来,随着国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怎样配置资产、管理财富的问题迎面而来,未来我国资产管理机构的竞争态势将有所改变,银行仍为中坚力量。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66.74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26.03万亿元,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6.87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7.12万亿元,基金公司管理的养老金规模4.27万亿元,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规模约3147亿元,私募基金规模20.28万亿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规模1.95万亿元。

    图表:2018-2022年中国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近年来,随着国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怎样配置资产、管理财富的问题迎面而来,未来我国资产管理机构的竞争态势将有所改变,银行仍为中坚力量。至2022年四季度,中国资产管理业务产品数量191730只。

    图表:2018-2022年中国资产管理业务产品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资产管理公司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相关推荐更多...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全球硬质合金产量及区域格局分析
    • 2025年保安服务行业分析报告:保安服务行业五力模型及竞争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中国硬质合金产量及营业收入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企业格局及区域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硬质合金行业产业链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分析
    • 2025年中国铝加工行业分析报告:中国铝材产量及表观消费量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全球合同能源管理市场规模及发展现状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市场规模及项目投资规模分析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硬质合金行业竞争格局及策略分析
    • 2025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分析报告:物业管理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2025年中国铝加工行业分析报告:铝加工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担保行业分析报告:担保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2025年中国铝加工行业分析报告:全球原铝及铝材产量分析
    • 2025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分析报告:磁性材料产量保持增长,销量同步增长
研究领域
  • 行业报告
  • 商业计划书
  • 可行性报告
  • 专项研究
  • 产业规划
  • 企业战略咨询
合作伙伴
  • 金融界
  • 财经网
  • 搜狐
  • 中国经济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国家统计局
  • 关于我们
  • 购买流程
  • 付款信息
  • 免责申明
  • 网站地图
  • 招聘专区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布龙路520号佰利云创大厦7楼
全国免费服务电话:400-9300-995(7*24小时)        邮箱:service@zjbhi.com
电话:0755-28999607   0755-28902971    0755-28900792   0755-28900913   传真:0755-28901023
版权所有 ©2023 COPYRIGHT 深圳市中经百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19979号-1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