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202520232024物流新能源冷链物流集成电路物联网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大米
全国咨询热线:
400-9300-995
中经百汇 - 国内领先的市场研究机构
  • 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 能源矿产
    • 食品饮料
    • 纺织服装
    • 轻工行业
    • 化工材料
    • 医药卫生
    • 机械制造
    • 通信电子
    • 信息技术
    • 节能环保
    • 家居建材
    • 建筑房产
    • 零售快消
    • 交通运输
    • 金融服务
    • 城市规划
    • 现代服务
    • 文体产业
    • 其他行业
  • 产经资讯
    • 政策法规
    • 行业动态
    • 技术动向
    • 财经新闻
  • 中经视界
    • 产业链
    • 市场规模
    • 竞争格局
  • 数据中心
    • 宏观经济
    • 经济指标
    • 产量数据
    • 数据新闻
  • 研究院
    • 商业计划书
    • 可行性报告
    • 专项研究
    • 产业规划
    • 企业战略咨询
  • 排行榜
    • 企业排行
    • 品牌排行
>中经视界>产业链>2024年中国废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废动力电池行业产业链分析
  • 2024年中国废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废动力电池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4-12-10 09:11:00 来源: 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840
    分享到:
    更多

    一、产业链分析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上游渠道多且较为杂乱,电池厂为主要的供应渠道,占比在50%左右;中游参与主体多、类型杂、市场竞争分散,目前由第三方企业主导;下游应用包括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类。

    图表:废动力电池行业产业链分析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二、上游分析

    中国动力电池回收渠道较多且较为杂乱,覆盖面大到汽车厂、电池厂等大型企业,小到个人用户,其中电池厂占比最大,为50%,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不断上涨,为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提供了原材料。

    图表:动力电池回收渠道占比

    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大,市场应用广泛,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但目前尚未建立国家统一的回收渠道,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抢占市场的阶段,因此动力电池回收渠道较多且较为杂乱,覆盖面大到汽车厂、电池厂等大型企业,小到个人用户。对于正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来说,50%的废旧动力电池来自于电池厂,这些企业通常会与电池厂建立较为固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得到较为稳定的废旧动力电池供应。整车厂进行测试使用而淘汰的电池,或进行召回维修而淘汰的电池也是回收企业重要的原材料来源。个人用户是大型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最难维护的回收渠道,通常被小作坊抢占市场。

    三、中游分析

    1、商业模式

    动力电池回收的商业模式按照经营主体不同,可分为电池生产商主导、整车制造主导、第三方企业主导,主要目的均为通过回收废旧动力电池实现原材料供应的稳定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

    图表:动力电池回收商业模式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由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主导的电池回收将动力电池生产商对于电池的环境责任拓展到了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中,降低了电池的生产成本。但该模式逆向回收动力电池的路径较长,可能不利于追责,且回收成本较高。代表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

    由整车企业主导的动力电池回收是指当动力电池先于电动汽车报废时,整车企业在维修或更换电池后,承担电池回收的责任,将废旧电池交至动力电池处理单位。该模式主要应用于梯次利用中,代表企业包括特斯拉、丰田、奔驰等。

    第三方企业包括电池回收企业及锂电材料企业,例如华友钴业、格林美、邦普循环等。这类企业通过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金属材料资源,拓宽金属资源的供应渠道,保障资源稳定及成本掌控,实现产业闭环,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

    2、白名单企业

    截至2023年,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共有156家‌。这些企业经过专家审核、现场核查及网上公示等程序,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被列入工信部发布的“白名单”‌。白名单作为规范条件,无强制的市场排他性,但能够代表企业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规范的商业运作模式,更易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整车厂在处理废旧动力电池时,也开始要求其投标对象必须为白名单企业。例如,比亚迪、北汽、上汽、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代表性电池企业以及深圳、扬州、合肥等公交集团,在退役电池及边角废料回收招标时明确要求竞买方为白名单内企业。白名单作为甄别行业内优质企业的风向标,未来将进一步引导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经营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企业进入白名单也将成为未来企业的努力方向。

    3、主要企业

    动力电池回收业务门槛较低,因此中国目前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企业数量多、类型杂,主要包括电池企业、锂电材料企业、第三方企业等。目前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头部企业产能在每年10万吨以上,部分企业产能在万吨级别。部分企业产能在万吨级别,但多数企业产线达不到满产状态,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产能闲置现象明显。

    图表:中国部分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四、下游分析

    1、梯次利用应用场景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场景依据剩余容量的不同而不同,剩余容量高于80%时可满足电动汽车的需求,低于80%后可应用于低功率电动车,低于60%后可应用于储能需求,包括电网侧储能和通信基站。

    梯次利用是指对废旧动力蓄电池进行必要的检测、分类、拆分、电池修复或重组为梯次利用电池产品,使其可应用至其他领域的过程。按动力电池剩余容量的不同,对应的梯次利用场景也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动力电池剩余容量在高于80%时可满足电动汽车的需求,低于80%后可应用于低功率电动车例如环卫车等,低于60%后可应用于储能需求,包括电网侧储能和通信基站,更低时可拆解成电池单体应用到用户侧储能中,低于20%后可做报废处理。受电池包规格、质量、尺寸不一的影响,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在电池前期的评估环节较为繁琐复杂,但下游应用广泛,使用便捷。

    图表:动力电池老化曲线及对应的梯次利用场景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图表:中国部分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案例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2、再生利用应用场景

    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在再生利用环节,会拆解出电池内的金属资源并与其他矿产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通常为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氢氧化锂、碳酸锂等,近年来这些金属化合物价格波动较大。

    再生利用是指对废旧动力蓄电池进行拆解、破碎、分选、材料修复或冶炼等处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过程,目前中国使用比较多的是拆解回收的方式。回收企业在将废旧动力电池拆解出镍、钴、锰、锂等金属资源后,会把这些金属资源与其他矿产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通常为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氢氧化锂、碳酸锂等。从各金属化合物市场现货价格来看,2020年以来除硫酸锰价格较为稳定以外,其他几种金属化合物价格波动较大,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尤其是氢氧化锂价格飙升。主要原因在于动力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推动了对上游金属资源的需求,市场供不应求,同时矿产资源开采周期长,下游需求传导力度有限,进一步加速了金属资源市场价格的飙升。


    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废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相关推荐更多...
    • 2025年保安服务行业分析报告:保安服务行业五力模型及竞争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全球硬质合金产量及区域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中国硬质合金产量及营业收入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企业格局及区域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硬质合金行业产业链分析
    • 2025年中国铝加工行业分析报告:中国铝材产量及表观消费量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全球合同能源管理市场规模及发展现状分析
    • 2025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市场规模及项目投资规模分析
    • 2025年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分析报告:硬质合金行业竞争格局及策略分析
    • 2025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分析报告:物业管理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2025年中国铝加工行业分析报告:铝加工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025年中国担保行业分析报告:担保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2025年中国铝加工行业分析报告:全球原铝及铝材产量分析
    • 2025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分析报告:磁性材料产量保持增长,销量同步增长
研究领域
  • 行业报告
  • 商业计划书
  • 可行性报告
  • 专项研究
  • 产业规划
  • 企业战略咨询
合作伙伴
  • 金融界
  • 财经网
  • 搜狐
  • 中国经济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国家统计局
  • 关于我们
  • 购买流程
  • 付款信息
  • 免责申明
  • 网站地图
  • 招聘专区
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布龙路520号佰利云创大厦7楼
全国免费服务电话:400-9300-995(7*24小时)        邮箱:service@zjbhi.com
电话:0755-28999607   0755-28902971    0755-28900792   0755-28900913   传真:0755-28901023
版权所有 ©2023 COPYRIGHT 深圳市中经百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3019979号-1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53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