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塑料包装整体市场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
    2023-12-14 09:45:27
    1、整体市场竞争格局及主要企业塑料包装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行业内企业规模及技术差异较大。在国际包装市场中,龙头企业为意大利高利尔(GOGLIO)和安姆科集团(Amcor),主要产品领域覆盖食品饮料、医药行业和日化个护行业,在国际市场中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国内包装行业中,塑料包装行业较为分散,企业数量众多,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且集中于传统包装行业。但随着行业的发展,行业细分领域中已逐渐出现规模较大、技术优势较为明显的区域性优势企业。2、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基本情况我国塑料包装行业涉及的企业众多,竞争较为激烈。公司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如下:(1)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永新股份”,股票代码002014.SZ)创建于1992年,已于2004年在A股上市,是一家主要生产经营真空镀膜、塑胶彩印复合软包装材料,生产和销售自产的新型药品包装材料、精细化工产品等高新技术产品,主要用于食品、日化、医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3.04亿元,净利润3.69亿元。(2)上海艾录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艾录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上海艾录”,股票代码301062.SZ)创建于2006年,
  • 2018-2022年全球及中国金属纤维及其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1-15 10:22:20
    一、金属纤维及其制品的简介金属纤维是等效直径在1~100微米级的纤维状金属材料,如不锈钢纤维一般直径在10μm左右。金属纤维制品是指利用金属纤维,并通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金属纤维制品,如纤维毡、燃烧器、金属纱、金属织物、导电塑料等金属纤维制品。金属纤维毡多用于过滤材料,具备高强度、高容尘量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化工、化纤、聚酯薄膜、汽车领域的过滤元件。金属纤维燃烧器多用于全预混燃气燃烧技术,可使得燃烧更充分、更加环保节能,符合我国“双碳”目标,具体应用包括壁挂炉、锅炉和蒸汽发生器等燃烧系统。金属纤维织物可以分为纯金属纤维织物和金属纤维混纺织物,纯金属纤维织物主要用于玻璃加工过程、全预混燃气燃烧系统等方面,混纺织物主要用于防静电、电磁屏蔽、雷达隐形等方面。导电塑料是指金属纤维与塑料共混制成防静电、电磁屏蔽材料,用于电子电器产品。二、全球金属纤维及其制品市场规模金属纤维及其制品既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保护、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重要的配套材料,其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应用范围广泛、发展潜力较大。2017年至2022年,全球金属纤维及制品市场规模呈增长趋势。全球金属纤维及制品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约11.9亿美元增
  • 2025年中国互感器行业分析报告:互感器产量及表观消费量分析
    2025-01-20 10:10:04
    1、市场供需保持稳定增长互感器是按比例变换电压或电流的设备,其功能主要是将高电压或大电流按比例变换成标准低电压(100V)或标准小电流(5A或1A,均指额定值),以便实现测量仪表、保护设备及自动控制设备的标准化、小型化。从我国互感器行业供需来看,2024年互感器产量约35939.16万个,表观消费量约25636.31万个。图表:2020-2024年中国互感器产量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图表:2020-2024年中国互感器表观消费量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2、下游需求推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国家电网加大输配电网络建设和改造投入,推进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网等项目,特高压和超高压等骨干网架的建设不断加强,对高压、高精度互感器需求持续上升。此外,随着全社会用电量的增加,对电能计量、监测和保护的需求也相应增加,推动了互感器的市场需求。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领域,互感器在监测发电设备的输出电流和电压、保障并网过程的电流检测以及控制能源转换效率和质量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为互感器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铁等铁路交通的持续建设,使得互感器在轨道交通的供电系统中应用逐
  • 2018-2022年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0-27 09:36:43
    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规模连续5年保持稳定增长: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产业链具备受政策影响性强、准入技术壁垒高等特点,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4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01亿元。图表:2018-2022年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增长为光伏逆变器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光伏市场的政策引导与驱动下,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增长与集中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规模扩张可直接推动光伏逆变器需求,其行业规模有望于2025年达到206亿元。另外,光伏逆变器利好政策为其行业提供增长基础: 中国自2013年出台各项支持光伏技术与产品的政策是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的另一驱动力,其在助力光伏逆变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体系升级的同时,可提高光伏逆变器下游应用领域需求,基于光伏装机容量的增长与利好政策的出台,中国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在2025年有望超200亿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
  • 2018-2022年中国页岩气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0-07 09:56:47
    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的定义,页岩气是主要以吸附和游离状态聚集于泥岩或页岩夹层之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成分以甲烷为主,可广泛应用于城市供热、发电、汽车燃料和化工生产等领域,是一种清洁而高效的油气资源和化工原料。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具有独特的特点,在赋存机理、气藏规模、开采井型、开采特点、采收率等方面与常规天然气有着较大的差异。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官方所披露的数据,中国页岩气的产量从2017年的92亿立方米增长至2022年的240亿立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1%;中国页岩气行业规模从2017年的115.92亿元上升到2022年的302.4亿元。图表:2018-2022年中国页岩气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中国页岩气行业市场规模随着政策的推动和技术的进步不断扩大,一方面,油气行业政策的支持力度较大,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进页岩气产业的发展,例如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十三五”页岩气发展规划》,提出了页岩气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在“十四五”及“十五五”期间,中国页岩气产业加快发展,海相、陆相及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开发均获得突破,新发现一批大型页岩气田,并实现规模有效开发,2030年实现页岩气产
  • 2023年中国智慧能源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3-11-02 23:41:39
    智慧能源(Smart Energy)是互联网等新兴科技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等)与能源行业高度融合的产物。通过优化能源行业的生产、传输、消费等环节,实现高效、节能、清洁的能源行业发展新形态。 智慧能源的主要特征有智能设备、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和开放交易。 智慧能源组成中:物联是基础,能源是载体,制度是保障,科技是动力,智慧是精髓。一、智慧能源行业产业链分析智慧能源行业产业链由原材料及设备提供商、能源供应商和能源服务商组成。近十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快速发展,中国智慧能源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提供商。中游为能源供应商,包括电力供应商、石化供应商、煤炭供应商。下游为能源服务商,包括不可再生能源服务商和可再生能源服务商。图表:智慧能源行业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产业链上游分析风能:中材科技:提供复合材料风电叶片16,000+套,占全球同期累计装机总量的7.0%,连续6年市场占有率保持中国第一。金风科技:中国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商,风电市占率28%。中国传动:中国最大的风电齿轮箱制造商。太阳能光伏:通威集团:拥有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到终端光伏电
  • 2018-2022年中国镁合金行业消费规模分析
    2023-10-31 10:07:15
    中国镁合金行业市场规模在2015-2022年间实现了快速增长。在汽车轻量化趋势的推动下,单辆汽车镁合金使用量在2020年达到15kg,在2025年达到25kg。2022年,镁合金消费量达到72.21万吨。图表:2018-2022年中国镁合金消费量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应用领域方面,2022年,汽车领域消费量达到50.55万吨,3C领域消费量达到14.44万吨,其他领域消费量7.22万吨。图表:2018-2022年中国镁合金行业应用领域消费量情况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预测镁合金汽车下游消费量将在2025年达到69.20万吨,保持其在镁合金行业最大的市场份额占比;3C领域将在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驱动下进一步发展。除上述两大应用领域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动工具、医疗、体育消费品等领域的镁合金应用将持续增加,未来有望发展成为重要的下游市场。与此同时,产业发展将向特定省市区域集中,进而提高产业运行效率,进一步扩大行业规模。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镁合金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
  • 2023年中国铜材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3-10-30 10:45:55
    铜材一般是指以纯铜或铜合金制成包括棒、线、板、带、条、管、箔等在内的各种形状。其中铜合金是一类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纯铜呈紫红色﹐又称紫铜。纯铜密度为8.96﹐熔点为1083℃﹐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主要用于制作发电机﹑母线﹑电缆﹑开关装置﹑变压器等电工器材和热交换器﹑管道﹑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平板集热器等导热器材。一、铜材行业产业链分析中国铜材行业产业链上游为铜矿企业,主要提供铜材生产所需原材料;中游是铜冶炼企业,主要进行铜的提炼、熔炼等生产活动;下游为铜材加工企业及终端应用领域。图表:中国铜材行业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铜冶炼是铜矿主要消耗领域之一,中国铜矿石资源分布广泛,但资源相对集中。在已查明矿产地中,除天津以外,其余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均有不同规模铜矿资源。中国铜冶炼企业的产业结构较为简单,下游销售渠道较为稳定,受中国铜材市场需求量快速扩大影响,与下游企业相比,中国铜冶炼企业具有较高话语权。铜材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建筑、交通、机械、消费耐用品等领域,受宏观经济持续增长驱动,铜材市场需求较为持续上升。二、铜材产业链上游分析产业链上游铜矿企业主要从
  • 2023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分析
    2023-10-10 09:29:03
    燃料电池是将外部供应的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热能和其他反应产物的发电装置,氢燃料电池汽车则是一种以氢能代替传统能源、以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源或主动力源的汽车,是氢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包括公交车、物流车、物料搬运车辆、自卸车及重型卡车等商用车以及轿车、SUV(Sport Utility Vehicle,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等乘用车。在产业补贴和国家扶持政策等措施的激励下,商用车已成为中国氢燃料电池的主流应用场景。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结构分析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上游为氢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代表性供应商有亿华通、重塑科技、清能股份等。产业链中游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代表性制造商有宇通客车、福田汽车、佛山飞驰等。产业链下游为交通物流运营商,代表性运营商有中国交建、中国外运、日邮物流等。图表: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的堵点在于上游的氢燃料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系统一般由燃料电池堆、燃料子系统、热管理子系统、电力转换子系统与电池自动监控系统构成,2019年氢燃料电池系统与储氢系统占据整车成本的65%,
  • 2018-2022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9-18 10:58:03
    一、生猪养殖行业定义生猪养殖行业是指主要以养猪这一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通过育种、饲养、猪病防治、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手段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猪肉产出率,以满足居民对日常猪肉食用、使用等需求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生猪养殖行业主要以种猪配种、母猪繁殖、仔猪育肥等饲养生猪至可供出售为主要环节,同时亦包括饲料生产、疫病防治、生猪销售等附属环节。猪肉作为中国国民餐桌上主要肉类之一,生猪养殖业在中国农牧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生猪养殖行业分类按养殖规模大小可将生猪养殖划分为散户养殖和规模化养殖,散户多为农民以及地方性养殖场,规模小,但数量多;规模化养殖以上市企业公司为主,规模大,养殖技术领先。图表:生猪养殖行业按养殖规模大小分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三、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2022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4,279.0亿元,2018-2022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为14.0%。2018年以来,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提高,对于高品质的猪肉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促进了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猪肉产量达到了5,295.5万吨,同
  • 2023年中国液流电池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3-10-21 13:27:25
    液流电池是由美国科学家Thaller于1974年提出的一种电化学储能技术,通过电解液中活性物质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化。在众多储能技术中,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生命周期内性价比高、环境友好、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液流电池的发展跨越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示范的技术瓶颈,在变革能源生产、转化、运输、存储、消费全产业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驱动国家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一、液流电池行业产业链分析中国液流电池产业链上游包括电池电堆与电解液的制造,电堆与电解液在电池系统中的占比分别为35%与40%,是液流电池成本构成的主要部分,当前液流电池尚处于商业化初期,降本空间较大,可通过优化电解液配方、提升电解液实际利用率和优化电堆结构来推动成本下降。电池电堆的代表性参与方包含旭能瀚源、东岳未来、科润新材料等,电解液的代表性参与方包含湖南银峰、星明能源、大连博融等。产业链中游为液流电池系统集成,中国液流电池累计装机规模持续上涨,但在电化学储能市场中的装机规模占比仍然偏低,代表性参与方有融科储能、北京普能、四川伟力得等。产业链下游分为电源
  • 2018-2022年中国电子连接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1-09 10:24:04
    一、电子连接器行业发展特征分析中国电子连接器行业整体发展特征表现为快速增长、技术升级和市场竞争激烈。2022年中国电子连接器市场规模达到265亿美元。同时,随着智能化、自动化、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连接器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此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以提高市场占有率。总之,中国电子连接器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1、商业模式电子连接器行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以制造和销售为主,同时也包括一定程度的研发和设计。在生产流程上,连接器的制造需要经过设计、模具制造、零部件加工、产品检验等多个环节。在销售模式上,除直接销售连接器产品外,很多厂商还会提供设计、制造和组装等服务,以满足客户的一站式需求。在制造方面,中国电子连接器行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制造再到销售服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销售方面,电子连接器行业的产品应用范围广泛,包括通信、计算机、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因此销售渠道也比较多样化,包括直销、代理商、电商平台等多种方式。2、用户画像电子连接器行业的用户主要包括电子设备制造商、通信设备制造商、汽车制造商、医疗设备制造商等。电子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