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合材料产业链分析
    2023-04-09 11:40:00
      一、复合材料行业产业链结构分析  我国复合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质材料和增强剂材料,中游按照集体材料不同分为树脂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水泥基复合材料和碳基复合材料,下游领域包括航天领域、汽车领域、建筑领域、风电领域等。图表:复合材料行业产业链结构分析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二、复合材料行业产业链全景图谱  目前,我国复合行业上游领域基质材料代表性企业有焦作万方(000612)、常铝股份(002160)、北方铜业(000737)、云海金属(002182)和宝钛股份(600456),增强体材料代表性企业有吉林化纤(000420)、光威复材(300699)和中国巨石(600176);中游复合材料制造企业为光威复材(300699)、中国巨石(600176)、泰和新材(002254)、金发科技(600143)等,下游行业包括汽车、航空、建筑、风电叶片等。图表:复合材料行业产业链全景图谱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三、复合材料行业产业链区域分布  目前中国复合材料企业超过3000家,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环渤
  • 2023年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04-09 19:50:48
    一、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行业企业战略集群状况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行业重点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图表: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产业上市公司区域分布图(按所属地)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二、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是一个需要通过长期稳健经营、持续投入以获得稳健回报的行业。从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角度,国际领先企业起步早,发展时间较长,注重研发投入、技术成熟,国内企业技术积累落后于国际企业。从市场地位和下游客户消费惯性两方面,由于技术的领先优势,国际厂商几乎垄断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利润率较高的应用领域。据Gartner统计,全球分立器件市场集中度较高,小信号器件前十名厂商集中度接近90%,功率器件前十名厂商集中度接近80%,除华微电子、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外主要为国外公司。对于国内市场,虽然近年来国内分立器件产能、产量不断提高,但是在产品结构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国内的产品往往是用于绿色照明、充电器等普通应用领域,而对于家用电器、计算机及周边设备、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国内需求正旺的中高端应用领域,自给率仍然维持在较低
  • 2024年中国报废机动车拆解行业分析报告:报废机动车拆解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4-12-10 08:59:54
    一、产业链分析报废机动车拆解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汽车制造和销售企业,以及个人车主。此外,还有拆解设备供应商为拆解环节提供必要的拆解设备,如拆解机、切割机等。产业链中游是报废汽车回收后进行拆解的环节,由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完成。产业链下游主要是再利用企业和资源化企业,将报废汽车中的可用零部件进行再利用,将不可用部分进行资源化处理。通过拆解可获取能重新利用的零部件、轮胎、电子电气设备等,进入再制造环节,得到翻新零部件循环使用;而无法重新利用的零部件则进行破碎,转化为钢铁、塑料等原材料。图表:报废机动车拆解行业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上游分析1、报废车源供应:包括达到报废标准的各类机动车,如家用轿车、客车、货车、摩托车等。其来源主要有私人车主因车辆老旧、事故、故障等原因自愿报废的车辆;还有因使用年限到期、排放不达标等被政府相关部门强制要求报废的车辆。此外,一些企业的公务用车、运营车辆等在达到一定使用条件后也会进入报废程序。例如,城市中的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在运营一定年限后会批量报废。2、设备供应商:为废机动车拆解企业提供各种专业设备和工具,如拆解平台、起重机、剪切机、破碎机、压块机等大型机械设
  • 2024年中国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分析报告:金属压力容器产业链及成本结构
    2024-12-03 08:57:50
    一、金属压力容器行业产业链全景预览金属压力容器行业属于装备制造业。我国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制造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和技术含量高等特点。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的上游主要是钢铁行业,原材料包括不锈钢板、碳钢板、特材板、不锈钢管、碳钢管、特材管和锻件等。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与钢材市场价格的波动具有较强关联性。金属压力容器产品应用的下游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石油、化工、核电、太阳能、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行业。金属压力容器产品的需求与下游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下游行业景气度的提高将会带动相关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进而带动金属压力容器需求的增长。图表:金属压力容器行业产业链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1、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原材料是不锈钢板、碳钢板、特材板、不锈钢管、碳钢管、特材管、锻件等。钢材市场价格波动与原材料供给价格的波动具有很强关联性,近年来,由于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保持低位运行,降低了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的材料成本负担。2、金属压力容器行业的下游行业金属压力容器产品应用的下游领域主要包括化工、石油、动力、冶金、核能、航空、航天、海洋、医药、食品等行业。金属压力容
  • 2018-2022年中国三元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0-16 09:38:36
    中国三元锂电池行业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除在2020年出货量短暂下跌,其余时期均保持较高速增长。2022年三元锂电池出货量达199.7GWh,同比增长112.1%,预计2027年出货量将达1,667.4 GWh,2022-2027年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2.9%。图表:2018-2022年中国三元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按出货量测算)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中国三元锂电池行业规模的变化主要归因于政策影响与技术突破。2017年,《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实现2020年单体比能量超过300瓦时/公斤”“力争实现单体350瓦时/公斤、系统260瓦时/公斤的新型锂离子产品产业化和整车应用”的目标,高额政策补贴促使新能源车企更倾向于搭载具有能量密度优势的三元锂电池,三元锂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主流技术路线。2020年4月,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通知,要求平缓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年基础上退坡10%、20%、30%。政策补贴退坡使得三元锂电池的高成本缺陷日益凸显,2020年中国三元锂电池出货量同比下降16.7%。同时宁德时代CTP(cell to pack)技术、
  • 2023年中国热泵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3-10-18 09:41:59
    热泵(Heat Pump)是指以消耗一部分低品位能源(机械能、电能或高温热能)为补偿,使热能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传递的装置。热泵可以将无法被直接使用的低端热源(如空气、土壤、水中的热量、太阳能、工业废水等)转化成可供使用的高位热能,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高位热能(例如煤、燃气、石油、电力等)。热泵系统运行虽然需要消耗一定的驱动能,但是它提供给使用者的能量是消耗的驱动能与吸收的低位热能之和。由热泵提供的热量永远大于热泵本身所消耗的驱动能,所以判定热泵是一种节能装置。一、热泵行业产业链分析目前,我国的热泵相关企业已经实现了全产业链覆盖,其核心部件全部可以从国内采购。国内热泵主要应用于热水供应、采暖需求以及烘干领域。与此同时,热泵压缩机、控制器、阀件等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也呈现出向头部企业靠拢的趋势。在上游核心部件供应链中,屏蔽泵相关上市公司:大元泵业,热泵压缩机相关的上市公司:海立股份,热泵用阀件相关上市公司:三花智控、盾安环境。在热泵整机制造企业中,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芬尼科技凭借其多年技术积累以及不断创新的产品成为中国热泵行业的龙头企业。根据《中国空气源热泵行业年度研究报告(2021年)》显示:2021年国内热
  • 2018-2022年全球及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6-12 09:39:53
     2023-2028年中国集成电路(IC)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芯片设计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2年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市场规模24.7亿美元,主要是受益于显示驱动芯片行业下游强劲需求以及产能增长有限导致芯片封测服务价格的显著提升。随着供需逐渐平衡,预计2023年之后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市场规模仍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增幅将保持在6%~7%的区间。据此测算,到2025年预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9.80亿美元。 图表:2018-2022年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2、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显示产品消费市场,在一系列集成电路产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叠加下游面板及终端产品较高的景气程度,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经历了一段历时三年的快速增长期,2022年,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
  • 2019-2023年全球民用红外市场规模分析
    2024-01-02 10:17:25
    1、红外成像技术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又称红外光、红外热辐射,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0.76至1,000微米之间。红外线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的辐射,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质都不断地辐射红外线,红外线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的温度和材料特性直接相关,温度越高,红外线能量就越大。由于红外线热辐射能量大小与物体温度相关,利用这一特点开发的红外热像仪,可将物体的温度差异通过图像清楚地在视频中显示出来,从而可以对物体进行无接触式温度测量和热状态分析,为工业生产、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检测手段和诊断工具,可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红外线中,存在两个穿透性强、透明度高的波段,即3-5微米和8-14微米的红外线,被称之为“大气窗口”。其中3-5微米波段红外线对雨天、雾天等湿度大的气候条件穿透性尤其强,而8-14微米波段的红外线在沙尘条件下作用距离较其他波段更长。利用这一特点开发出的红外热像仪,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以及消防等民用领域。2、红外热成像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红外热成像仪能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探测到物体,即使在有烟雾、粉尘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可见光光源,
  • 2024年中国塑料机械行业分析报告:挤出机市场规模分析
    2024-08-06 10:12:01
    挤出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塑料、橡胶和相关材料加工设备,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8世纪晚期。始于1795年,英国工程师Joseph Bramah发明了世界上首台手动活塞式压出机,主要用于制造无缝铅管,这被认为是挤出机技术的起源。随后,在19世纪前半叶,挤出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金属管材的制造上。随着材料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挤出机技术开始逐渐转向塑料和橡胶制品的生产。早期的挤出机结构简单,操作相对原始,但随着人们对聚合物材料特性的深入理解和机械设计技术的改进,挤出机的设计和功能得以显著提升。 进入20世纪中叶,挤出机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单螺杆挤出机因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维护而得到广泛应用,双螺杆挤出机则因其优异的混炼效果和处理复杂配方的能力而在高分子材料加工中崭露头角。这一时期,挤出机的制造技术不断成熟,设备精度、自动化程度和生产能力均有大幅提升。到了21世纪,挤出机行业进入了高科技、高效率和环保节能的新阶段。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异向双螺杆挤出机等高端机型相继出现,不仅可以实现更好的物料混合、塑化和脱挥效果,而且在控制系统中广泛应用感测技术、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制品质量和生产稳
  • 2023年中国煤焦化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05-15 17:25:52
     2023-2028年中国煤焦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煤制天然气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煤焦化又称煤炭高温干馏,具体指以煤为原料,在炭化室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经过高温干馏,焦饼温度达到950℃—1050℃即形成焦炭,同时获得焦炉煤气、煤焦油以及其他化学产品的过程。 1、中国煤焦化行业竞争梯队分析 煤焦化行业依据企业的营业收入划分,可分为3个竞争梯队。其中,2022年上半年焦炭业务收入大于100亿元的企业有陕西黑猫和美锦能源;业务收入在50-10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开滦股份、山西焦化、宝丰能源;其余企业的业务收入在50亿元以下。 图表:中国煤焦化行业竞争梯队分析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2、中国煤焦化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我国煤焦化行业呈现出以钢铁联合煤焦化企业和独立煤焦化企业共同存在的竞争格局。钢铁联合煤焦化企业一般受到各地环保容量限制,并且产业链延伸程度较低,炼焦副产品如煤焦油、焦炉煤气等
  • 2023年中国有机固废处理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05-22 11:55:44
     2023-2028年中国固废处理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工业固废处理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行业竞争格局 (1)以餐厨垃圾处理为主的有机固废处理行业,属于近年推行垃圾分类后的新型行业。虽然本行业的企业数量不少,但尚没有出现寡头垄断格局。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行业经历了很多年的发展,大型国有企业和有过往业绩的企业具有相对优势。 目前,由于有机固废处理行业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需要企业有成熟的处理模式和规范的操作标准,因此,能合法合规开展有机固废收运和/或处理的企业数量整体不多,行业尚没有出现寡头垄断格局,有实力角逐大型项目的企业数量较少。行业内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完全合规合法运营的小型企业,如每个城市几乎都有地沟油收运企业,将地沟油提炼后有可能重回餐桌;部分地方面对餐厨垃圾无法处理压力,以及自身对该类垃圾处理该如何引入投资运营企业进行处理没有经验,授权给一些资金实力弱、技术不成熟的企业进行处理,该类企业往往将餐厨垃
  • 2023年中国镁合金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10-31 10:11:30
    一、镁合金竞争格局分析中国镁合金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行业面临竞争淘汰阶段。以云海金属为代表的上中游一体化生产商,将带动行业实现从“原镁”开采冶炼到镁合金生产加工的一体化经营模式。镁合金龙头企业成立时间早,拥有丰富的资源与经验,已于行业早期抢占市场份额。云海金属是中国领先的镁合金生产商,也是中国产量第一的“原镁”生产商,镁合金市场份额分别占市场总比11.1%、32.7%。随着企业持续扩张产能,云海金属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当前专注镁合金的上市公司为云海金属,青海盐湖工业,其他公司瑞格金属、振鑫镁业等仍未上市。二、镁合金代表企业分析1、山西瑞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1)简况瑞格金属专业从事镁合金、铝合金、原生镁锭及系列产品深加工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通过全球化布局进一步打造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2)竞争优势产业链优势,年产镁合金10万吨、原生镁锭3万吨。通过下属子公司以及产学研中心积极拓展下游应用领域,企业已成功向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船重工、中国兵器等军工企业配套生产所需的产品。科研优势,长期致力于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产品研发方面具备优势。企业建设了省级技术中心实验室、产学研合作基地,配备了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