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22年中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023-12-01 18:02:40
    一、固定资产投资额2022年,全国市政设施固定资产投资2.66万亿元,同比下降3.13%。其中,道路桥梁占比最大,为38.4%;轨道交通、排水和园林绿化投资分别占22.7%、10.1%和6.4%;地下综合管廊占比最小,为1.3%。图表:2013-2022年全国市政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及同比变化数据来源:国家住建部图表:2022年全国市政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情况数据来源:国家住建部分省份看,江苏、四川和浙江3个省份市政设施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0亿元,广东、湖北、山东、安徽、北京、重庆、陕西和江西8个省(市)超过1000亿元;河南、河北、贵州、湖南、福建、上海和山西7个省(市)超过500亿元;天津、辽宁、吉林、广西、云南、甘肃、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和海南10个省(区、市)超过100亿元;宁夏、青海、西藏3个省(区)和新疆兵团不足50亿元。图表:2022年全国分省(区、市)和新疆兵团市政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来源:国家住建部二、资金来源2022年,全国市政设施实际到位资金合计2.67万亿元,同比下降12.91%。其中,2021年末结余资金0.23万亿元,同比下降42.12%;当年实际到位资金2.44万亿元,同比下降8.
  • 2019-2023年中国锂电池模组/PACK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2023-11-29 14:31:09
    锂电池模组/PACK设备应用于锂电池模组/PACK环节。锂电池的封装一般分为“电芯-模组-PACK(电池包)”三阶段,模组是通过汇流排将单个电芯组装成不同的串并联模块,PACK是将锂电池模组或者电池组、汇流排、软连接、保护部(BMS板)、外壳、输出(包括连接器)等共同组装成电池包。近年来,随着CTP(CelltoPACK)、CTC(CellToChassis)电池封装技术的逐步推广,锂电池模组设备与PACK设备的界限逐步模糊,呈融合趋势。根据锂电设备产业链成本构成情况,模组/PACK设备在整个锂电设备产业链的成本占比约为9%。GGII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中国锂电池模组/PACK设备规模分别为34亿元、38亿元和80亿元,预计到2025年,中国锂电池模组/PACK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5.74%。图表:2019-2023年中国锂电池模组/PACK设备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逸飞激光招股书、中经百汇研究中心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锂电设备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
  • 2023年中国智能门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05-04 15:11:29
        2023-2028年中国智能门禁系统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视频监控设备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智能安防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智能门锁行业整体市场吸引力适中、竞争格局较分散:在产业链中游具备独立研发生产能力、主打中高端产品的企业潜力较大。 图表:2022年中国智能门锁市场排名(按交易金额) 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第一梯队:凯迪仕,德施曼,小米 2022年各智能门锁品牌的销售收入统计数据来看,市场排名前两名分别是深耕多年的专业智能锁厂商凯迪仕和德施曼,紧随其后的是以生态布局之广见长的互联网企业小米。 》第二梯队:鹿客,飞利浦,萤石,海尔 主要包括安防类及家电制造类企业,凭借较强的渠道优势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在产品力与专业程度上和第一梯队保持一定差距。 》第三梯队:耶鲁,三星,西门子
  • 2023年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05-10 10:58:52
    汽车传感器主要指的是汽车测量系统中的前置部件,可以把输入量转变成能够进行测量的数据信号,而且传感器还设计很多科学原理,需要诸多高新科技与学科之间的紧密配合。根据汽车传感器的作用机理和作用不同,可将传感器分为传统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 1、区域竞争:江苏、广东企业分布较多 从汽车传感器代表性企业分布区域来看,江苏、广东、湖北等省份企业分布较多,其中江苏省包括苏奥传感、日盈电子、腾龙股份等行业龙头。 2、企业竞争:智能感知细分领域竞争力提升 目前国内车载摄像头供应商主要为汽车电子厂商或光学仪器厂商,其业务板块中带有一部分车载摄像头业务。在车载摄像头研发生产环节中,我国发展较快的是车载镜头组,其中舜宇光学是全球最大的车载镜头供应商,客户包括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及国内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 图表:国内车载摄像头供应商与主机厂关系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在车载激光雷达行业,欧美企业起步较早,优势明显,目前仍然占据全球市场的70%以上,这主要是机械式激光雷达市场。而以速腾聚创、华为为首的中国企业正在崛起,凭借逐渐缩小的性能差距和较好的成本优势,在固态激光雷达领域取得
  • 2025年中国风机行业分析报告:风机产量和需求量同步增长
    2025-03-18 08:41:58
    一、风机行业市场供给分析风机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冷却塔、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的通风、排尘和冷却;锅炉和工业炉窑的通风和引风;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的冷却和通风;谷物的烘干和选送;风洞风源和气垫船的充气和推进等。风机的工作原理与透平压缩机基本相同,只是由于气体流速较低,压力变化不大,一般不需要考虑气体比容的变化,即把气体作为不可压缩流体处理。2024年中国风机产量约5274.63万台。图表:2020-2024年中国风机产量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风机行业市场需求分析风机主要应用于冶金、石油、石化、化肥、制冷、纺织、煤气输送、地铁隧道、舰船等国民经济各领域以及各种场所的通风换气。除传统应用领域外,在煤矸石综合利用、新型干法熟料技改、冶金工业的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等20多个潜在的市场领域仍将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在风机产品中,量大面广的中、小型通风机的需求量虽然仍会有较大幅度地增长,但总体上仍然是供大于求。特殊用途的风机、如材质上较为特殊的不锈钢风机、玻璃钢风机、塑料风机、金属衬胶风机、铸铝叶轮风机、锻铝叶片轴流通风机及钛材风机等防腐风机、高温风机、耐腐风机及防爆风机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 2019-2023年全球及中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2023-11-29 14:22:43
    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市场的发展,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电池市场需求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锂电池行业发展前景良好,锂电池生产企业纷纷制定和实施扩产计划。受动力电池企业扩产影响,全球锂电设备市场需求持续上涨。GGII预计,到2025年,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2,900亿元,2022年至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8.71%,增速迅猛。与全球锂电池市场呈现中、日、韩三足鼎立格局类似,全球锂电设备市场主要参与者也以中、日、韩三国锂电设备企业为主。近年来,受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引导,以及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扩产导致的市场需求快速增加等因素驱动,国内锂电设备需求快速增加。2022年中国电芯制造环节锂电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占全球电芯制造环节锂电设备市场的比例为73.53%。根据GGII预测,到2025年,中国电芯制造环节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550亿元,2022年至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5.73%,增速较快。图表:2019-2023年全球锂电池电芯制造设备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逸飞激光招股书、中经百汇研究中心图表:2019-2023年中国锂电池电芯制造设备市场规模分析数据来源:逸飞激光招股书、
  • 2023年中国滤清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06-07 10:44:57
     2023-2028年中国滤清器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超快激光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内燃机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是发动机的重要配件,市场需求量与汽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产量和保有量密切相关。 1、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生产过滤器相关的企业约有1,000多家,由于车用滤清器产品品种和结构具有多样性,既适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批量生产,也可采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批量作坊式生产,因此多数生产企业规模较小,大中型企业数量较少。 在商用车、工程机械的滤清器细分行业内,国内整车配套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情况如下: 图表:滤清器行业主要参与者分析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2、行业市场容量分析 滤清器主要用于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工业过滤等领域,其中商用车、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占据主要份额,商用车、工程机械的产销量和保有量决定了滤清器市场需求的总体规模。商用车、工程机械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与我国宏
  • 2024年中国低值医用耗材行业分析报告:全球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2024-12-02 09:24:47
    全球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庞大且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3年全球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722亿美元。图表:2019-2023年全球低值医用耗材行业市场规模数据来源:《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4)》、中经百汇研究中心首先,全球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对各类医疗耗材的需求持续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诊断和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低值医用耗材作为医疗过程中的基础物资,其使用频率也相应提高。例如,在手术过程中,各类注射穿刺类、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类等低值耗材不可或缺。其次,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是重要因素之一。老年人口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更为频繁和多样化,这直接带动了低值医用耗材市场的增长。再者,各国政府对医疗行业的支持政策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些国家出台鼓励医疗器械创新、提高医疗质量的政策,为低值医用耗材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新兴市场的崛起和消费升级也为低值医用耗材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新兴市场国家的医疗体系不断完善,对医疗耗材的需求迅速增长;同时,消费升级使得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提高,进一步推动了低值医用耗材的需求。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低值医用耗材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
  • 2023年中国叉车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05-10 10:00:33
    叉车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也成为工业车辆。它是工业机械的主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各个国民经济部门,是机械化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的高效设备。 1、区域竞争:东部南部经济发达地区为行业密集区 从我国叉车制造行业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华东、华南、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为公司聚集地区,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省份有较多企业落地,其中领先企业更集中于浙江省。 2、企业竞争:竞争梯队分明,领军企业营收破百亿 目前,我国叉车制造企业可以根据叉车制造业务所创造的营业收入分为三个梯队。2021年,杭叉集团与安徽合力在叉车业务上实现营收超过100亿元,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包括中国龙工、中力股份、诺力股份等相关业务营收超过10亿元的企业;其余企业,如:大连叉车、柳工叉车、利工叉车等公司该业务营收不足10亿元。 图表:中国叉车制造行业竞争梯队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从销量集中度来看,我国叉车制造行业集中度较高。根据上市公司公报及中叉网统计数据,我国前3名企业销量约占全国
  • 2025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煤化工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2025-03-10 08:53:30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目前,我国煤化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对激烈。合成氨项目规模大都在10-20万吨/年左右。相对偏小的企业规模导致煤制合成氨行业的集中度明显较低,这进一步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二、潜在进入者分析煤化工行业进入壁垒较高,新进入者首先要满足政策导向,并拥有足够的生产技术和投资资金,另外还需具有一定的资源禀赋。对于新进入小型企业来说,很难突破进入壁垒实现良好发展,因此并不足以对现有煤化工企业构成威胁。但近来国家政策导向倾向于大企业的业务转型,鼓励大型化工、电力企业涉足煤化工行业,而这些企业无论在技术还是资金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是现有煤化工企业的潜在威胁。三、替代品威胁分析以煤制二甲醚燃料、煤制烯烃、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替代石油而出现,未来石油价格走向对煤化工行业,尤其是新型煤化工行业的盈利能力影响较大。与快速增长的原油消费量相比,受原油储量较少的影响,我国原油产量很难实现较快增长,但是依然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从替代品角度来讲,新型煤化工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四、供应商议价能力煤化工行业是煤炭的下游行业之一,煤炭企业的议价能力直接影响着煤化工企业的竞争能力。由于下游
  • 2024年中国特种润滑油行业分析报告:特种润滑油市场规模及发展特点分析
    2024-12-25 09:21:32
    一、特种润滑油行业经营情况分析特种润滑油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制得的合成或半合成润滑油,与主要成份为烃类的矿物润滑油不同,其具有特定的化学结构和性能,特定的制备工艺和原料。2023年,特种润滑油市场规模达到70.6亿元。图表:2019-2023年中国特种润滑油市场规模情况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特种润滑油行业发展主要特点1、特种润滑油消费主战场在华东、华南地区我国特种润滑油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该地区强大的经济发展实力为其提供了较多的特种润滑油需求。2、高、中、低档特种润滑油并存长期以来,由于特种润滑油的生产工艺相对先进水平较为落后,特种润滑油产品也以中低档为主。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国内特种润滑油生产企业越来越多地使用新的生产工艺,由以一类基础油生产为主走向二、三类基础油的生产,甚至已经着手研发四、五类等更高档的品种,国内特种润滑油市场便形成了高、中、低档特种润滑油并存的现象。由于经济和特种润滑油行业内企业发展的不平衡,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这种现象将继续存在,直至低档特种润滑油逐渐被淘汰。3、特种润滑油趋向环保、节能化对标发达国家的特种润滑油
  • 2024年中国军用电源行业分析报告:军用电源行业产业链分析
    2024-09-09 10:43:23
    一、军用电源产业链结构分析军用电源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电源制造商、设备制造商和行业应用客户。原材料供应商处于产业链上游,提供控制芯片、功率器件、变压器、PCB板等电子器件;电源生产企业处于产业链中游,主要完成对电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下游主要为设备制造商,这些设备制造商负责根据行业用户对相关产品的需求,采购相应型号、规格的电源产品。图表:军用电源产业链结构分析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军用电源上下游关系分析从军用电源产业链各环节来看,军用电源产业链的上游较为分散,除芯片领域外,基本处于完全竞争;下游集中度相对较高,且以大客户为主。军用电源位于产业链中游,向上面临人工成本上行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向下面临产品降价的压力,因此,从长期来看,通过研发投入保证技术持续升级和产品迭代更新是军用电源厂商的核心竞争优势。更多研究内容详见中经百汇编撰的《中国军用电源行业分析报告》,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