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22年全球及中国电子特种气体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6-08 09:44:11
     2023-2028年中国电子特种气体(ESG)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特种气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电子特种气体简介 电子气体包括大宗电子气体和电子特种气体,是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半导体照明、光伏等行业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材料,是集成电路制造的第二大制造材料,仅次于硅片,占晶圆制造成本的13%。电子特种气体主要应用于光刻、刻蚀、成膜、清洗、掺杂、沉积等工艺环节,主要分为三氟化氮等清洗气体、六氟化钨等金属气相沉积气体等。 2、全球电子特种气体市场容量 根据TECHCET数据,全球电子特种气体的市场规模2017年约为36.91亿美元,2022年增加至50.01亿美元。 图表:2018-2022年全球电子特种气体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TECHCET、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从全球来看,电子特种气体应用于集成电路行业的需求占市场总需求的71%,应用于显示面板行业的需求占市场总需求
  • 2019-2023年中国工业锅炉应用领域及市场规模分析
    2024-01-09 14:46:27
    一、工业锅炉应用领域分析工业锅炉常见的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业锅炉是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我国是当今世界锅炉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目前,在我国工业生产中,轻纺是大量用热的部门,占比接近19.5%。而预计未来轻纺工业、能源工业、建材、建筑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军工部门等仍将是工业锅炉的主要市场。图表:中国工业锅炉行业需求市场分布情况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二、工业锅炉市场需求分析作为热力设备和能源设备的重要分支,工业锅炉的市场需求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建筑、化工、纺织、食品、制药、造纸、医疗等诸多领域都需要使用工业锅炉,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工业锅炉的市场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2023年,我国工业锅炉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550亿元。图表:2019-2023年中国工业锅炉行业市场规模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百汇研究中心首先,就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锅炉行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使得工业锅炉行业的发展更加迅猛。其次,是新兴行业的兴起,也是导致我国工业锅炉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兴行业的兴起,使得需求量增加,使得工业锅炉行业得以不断发展
  • 2019-2023年全球民用红外市场规模分析
    2024-01-02 10:17:25
    1、红外成像技术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又称红外光、红外热辐射,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0.76至1,000微米之间。红外线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的辐射,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质都不断地辐射红外线,红外线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的温度和材料特性直接相关,温度越高,红外线能量就越大。由于红外线热辐射能量大小与物体温度相关,利用这一特点开发的红外热像仪,可将物体的温度差异通过图像清楚地在视频中显示出来,从而可以对物体进行无接触式温度测量和热状态分析,为工业生产、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检测手段和诊断工具,可广泛应用于民用领域。红外线中,存在两个穿透性强、透明度高的波段,即3-5微米和8-14微米的红外线,被称之为“大气窗口”。其中3-5微米波段红外线对雨天、雾天等湿度大的气候条件穿透性尤其强,而8-14微米波段的红外线在沙尘条件下作用距离较其他波段更长。利用这一特点开发出的红外热像仪,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以及消防等民用领域。2、红外热成像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红外热成像仪能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探测到物体,即使在有烟雾、粉尘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可见光光源,
  • 2023年金属纤维及其制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11-15 10:32:05
    一、行业主要企业从事金属纤维及其制品业务的主要企业如下:1、贝卡尔特比利时贝卡尔特集团成立于1880年,布鲁塞尔泛欧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BEKB。贝卡尔特凭借其在金属变形及先进镀膜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世界最大的特种钢丝和先进镀膜生产企业,金属纤维及制品生产规模也排名第一,在欧洲、日本、美国及中国均设有工厂。2、日本精线日本精线成立于1951年,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5659。该公司为不锈钢金属丝行业的领先企业,金属纤维生产规模领先。日本精线主要产品包括:不锈钢金属丝产品、特种不锈钢金属丝产品、金属纤维过滤网、各类半导体的金属气体过滤器,以及特种钢丝等。3、美国颇尔美国颇尔成立于1946年,是全球最大,涉及领域最广的过滤、分离和净化公司。该公司产品主要用于过滤工业领域,是完整的过滤、分离及净化技术的领先供应商,其提供的解决方案使客户能够生产高质量的创新产品,满足生命科学和工业客户的需求。4、菲尔特菲尔特成立于2005年,2021年1月新三板挂牌,新三板证券代码873577。菲尔特是国内较早从事金属纤维及其制品研发并批量生产的单位之一,前身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粉末冶金研究所,是西部材料(0021
  • 2025年中国疏浚工程行业分析报告:疏浚工程市场规模及发展概况
    2025-01-13 09:34:53
    1、疏浚工程发展概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人工疏浚方法开挖运河、疏浚河道、沟通水系以发展航运、进行排洪与灌溉的国家。中国的现代机械疏浚业是随着港口口岸开放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97年,基于对海河航道进行治理的需要,清政府成立了天津航道局的前身——海河工程局,自此开创了我国专业疏浚的时代。近年来,中国疏浚市场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无论市场容量还是作业领域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疏浚工程(主要包括基建疏浚和维护疏浚)和吹填工程基本各自占据了我国疏浚市场的半壁江山。疏浚行业根据施工效果和目的的不同主要分为疏浚工程和吹填工程两大类,其中疏浚工程主要是采用挖泥船等施工船舶拓宽和加深水域、吹填工程主要是将挖泥船挖取的泥沙通过排泥管线输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填筑。疏浚行业涉及到沿海、内河的港口航道建设与维护、临海工业区建设与沿海城市发展、水利防洪清淤、环境改善和能源开发利用等多个领域,从具体应用领域来看,可分为建造码头、港区和临港工业区等沿海工程的基建疏浚;吹填造陆等扩地工程的吹填疏浚;岸滩养护、水利防洪、清淤等航道养护工程的维护疏浚;以及水环境改善和生态修复等环保工程的环保疏浚。2、疏浚工程市场规模1897年,
  • 2024年中国危废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总体增长,需求将进一步被释放
    2024-07-02 10:39:49
    1、危废处理资质企业规模我国危废处理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于这一区域经济发达,危废产生量也较大,使得东部区域市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具有危废资质的企业。其中又以江苏省和广东省具有危废资质企业数量最多,均在100家以上。2023年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7659份左右。图表:2019-2023年中国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许可证数量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生态环境部、中经百汇研究中心2、危废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危废,是指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感染性等,并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的物质。在危废的认定和识别方面,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现有46大类、近500种排放物被划入“危险废物”范畴。换言之,作为国家重点监管的污染对象,危废不像一般工业废弃物可由产废企业自行处理。危废处理是技术含量、门槛较高的一个行业,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运输、处置、贮存、再处理、检测等环节。长期以来,行业把更多关注点放在处置本身,对前期贮存、运输等环节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而危废处理厂基本只能处理本区域的危废品,如需跨省需要额外申请。同时危废行业分类多,不同的废物类别和不同的利用处置方式之间呈现较大差异。也正因此,危废监管被各级环保部门列入
  • 2023年中国煤焦化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05-15 17:25:52
     2023-2028年中国煤焦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煤制天然气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煤焦化又称煤炭高温干馏,具体指以煤为原料,在炭化室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经过高温干馏,焦饼温度达到950℃—1050℃即形成焦炭,同时获得焦炉煤气、煤焦油以及其他化学产品的过程。 1、中国煤焦化行业竞争梯队分析 煤焦化行业依据企业的营业收入划分,可分为3个竞争梯队。其中,2022年上半年焦炭业务收入大于100亿元的企业有陕西黑猫和美锦能源;业务收入在50-10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开滦股份、山西焦化、宝丰能源;其余企业的业务收入在50亿元以下。 图表:中国煤焦化行业竞争梯队分析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2、中国煤焦化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我国煤焦化行业呈现出以钢铁联合煤焦化企业和独立煤焦化企业共同存在的竞争格局。钢铁联合煤焦化企业一般受到各地环保容量限制,并且产业链延伸程度较低,炼焦副产品如煤焦油、焦炉煤气等
  • 2023年中国纸制品包装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05-14 12:58:19
     2023-2028年中国包装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纸制品包装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智能包装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纸制品包装属于包装的一种,是指用纸和纸板等原材料,进一步加工制成纸制品的生产活动;并利用加工制造出来的瓦楞纸、纸板、纸箱、纸盒等进行相关行业产品包装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1、中国纸制品包装行业竞争梯队分析 纸包装市场按照利润率和规模体量呈现金字塔状:金字塔最底层的是工业包装及低端商业包装,规模体量最大,原材料以箱板、瓦楞为主,结构简单个性化程度低,多用于低客单价的日用品、快消品、快递包装以及部分高客单价但体积较大的商品(如家电),净利润水平约在2%~5%;中高端商业包装主要以白卡纸、白板纸等材料为主,印刷精美、结构复杂、设计附加值高,主要用于高客单价、小体积的商品,如消费电子、高端白酒、精品烟盒、高端礼品,其中消费电子包装净利率多在5%~15%,烟酒包装净利润率可达20%~30%。 图表:中国纸制品包装行业竞争梯队分析 资料
  • 2018-2022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05-29 10:29:54
     2023-2028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3-2028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作为减少食品生鲜和医药用品产后损失和流通浪费的重要手段,生鲜电商的发展带动了食品消费市场的重塑,国内冷链需求正在快速增加。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迅速,市场规模近年来稳步增长。在旺盛的消费需求驱动之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正步入高速发展阶段,2022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到4916亿元。 图表:2018-2022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2021年至今,冷链物流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从多个维度加速布局冷链物流同时,消费升级浪潮使居民对食品的新鲜、健康和安全更为关注,生鲜食品冷链需求大幅提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量的攀升和医疗药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使我国医疗冷链需求全面提升。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视将继续推动我国冷链物流市场的扩张,
  • 2023年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3-04-09 19:50:48
    一、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行业企业战略集群状况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行业重点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图表: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产业上市公司区域分布图(按所属地)   资料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 二、中国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是一个需要通过长期稳健经营、持续投入以获得稳健回报的行业。从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角度,国际领先企业起步早,发展时间较长,注重研发投入、技术成熟,国内企业技术积累落后于国际企业。从市场地位和下游客户消费惯性两方面,由于技术的领先优势,国际厂商几乎垄断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利润率较高的应用领域。据Gartner统计,全球分立器件市场集中度较高,小信号器件前十名厂商集中度接近90%,功率器件前十名厂商集中度接近80%,除华微电子、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外主要为国外公司。对于国内市场,虽然近年来国内分立器件产能、产量不断提高,但是在产品结构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国内的产品往往是用于绿色照明、充电器等普通应用领域,而对于家用电器、计算机及周边设备、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国内需求正旺的中高端应用领域,自给率仍然维持在较低
  • 2019-2023年全球线性驱动系统市场规模分析
    2023-09-15 10:19:50
     2023-2028年中国线性驱动行业市场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分析报告1、智能线性驱动系统简介智能线性驱动系统一般由“检测、控制、驱动”三个部分构成,在传统的机械驱动基础上,运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根据需求灵活集成声音、光敏、温度、湿度、压强等多种感应监测手段和蓝牙、WIFI等多种定制化通讯协议,从而实现对机械传动装置的控制,完成整体驱动系统的自主调节,实现对驱动系统速度、同步性、扭矩、位置等方面的控制。其中机械的驱动部分是通过控制系统操纵机械结构实现将电动机的圆周运动转换为驱动器的直线运动,从而实现整个机械系统的升降、伸展、角度调节等复杂功能,目前以线性驱动应用较为广泛。智能线性驱动系统是实现智能终端产品运动控制的核心部件,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慧医养、智能办公及工业传动等领域,其性能直接影响终端用户体验。智能线性驱动系统中机械驱动部分一般由单马达驱动器、双马达驱动器、管状驱动器或升降柱组成,检测和控制部分一般由控制器、操控器和其他部件组成。2、全球智能线性驱动行业发展概况如前所述,智能线性驱动是在线性驱动行业发展基础上,结合“电动化+物联网”的新兴发展浪潮逐渐发展起来的。从智能线性驱动的“1.0版本
  • 2018-2022年中国三元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10-16 09:38:36
    中国三元锂电池行业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除在2020年出货量短暂下跌,其余时期均保持较高速增长。2022年三元锂电池出货量达199.7GWh,同比增长112.1%,预计2027年出货量将达1,667.4 GWh,2022-2027年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2.9%。图表:2018-2022年中国三元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按出货量测算)数据来源:中经百汇研究中心中国三元锂电池行业规模的变化主要归因于政策影响与技术突破。2017年,《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实现2020年单体比能量超过300瓦时/公斤”“力争实现单体350瓦时/公斤、系统260瓦时/公斤的新型锂离子产品产业化和整车应用”的目标,高额政策补贴促使新能源车企更倾向于搭载具有能量密度优势的三元锂电池,三元锂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主流技术路线。2020年4月,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通知,要求平缓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年基础上退坡10%、20%、30%。政策补贴退坡使得三元锂电池的高成本缺陷日益凸显,2020年中国三元锂电池出货量同比下降16.7%。同时宁德时代CTP(cell to pack)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