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算结果显示,2022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达145.0(以2014年为基期),比2021年提高5.1。其中,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是主要支撑力量和上升动力,分指数为176.7和165.1,分别比2021年提高11.6和7.7;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分别为131.3和132.8,提高3.1和3.3。
图表:2014-2022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一、创新水平快速提升,集聚高质量发展动能
区域创新发展指数为176.7,比2021年提高11.6,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升,创新产出与效率继续提高。
2022年,京津冀区域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4260.9亿元,同比增长7.9%;R&D经费投入强度为4.25%,比2021年提高0.1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7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为6.83%,位居全国首位。区域每万常住人口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57.9人年,较2021年增长12.3%,河北增速居区域首位,增速达26.8%。区域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8.1万件,每万常住人口拥有量53件,其中北京218.7件,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区域技术合同成交突破万亿(1.1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创新带动产出效率继续提高,区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劳动生产率达到18.6万元/人,同比增长5.5%。
二、协同联动日益增强,生产要素加快流动互通
区域协调发展指数为131.3,比2021年提高3.1,空间联系更加频繁,企业区域内布局加快,协同联动网络越织越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2022年,区域空间联系强度较2021年提高5.6%,京津双城核心地位突出,北京—廊坊、北京—天津、天津—廊坊联系强度在京津冀各城市间排名前三。三地企业在区域内跨省(市)设立分支机构8200家,增长8.7%。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5881项,比2021年增加447项,成交额356.9亿元,增长1.9%。2014年以来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从2014年的2.9:1下降至2022年的2.6:1。
三、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区域绿色发展指数为165.1,比2021年提高7.7,节能降耗逐步深入,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2022年,按可比价计算,北京、天津、河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分别下降3.6%、2.0%、3.9%。区域PM2.5平均浓度降至37微克/立方米,其中北京降至十年最低水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天津、河北同比分别下降5.1%、5.2%。京津冀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Ш类的断面比例达78.0%。
四、开放领域波动恢复,对外贸易增势良好
区域开放发展指数受到近年外部环境变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2022年指数为119.1,比2021年降低0.2。
2022年,区域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50.2亿美元,京津冀三地分别为174.1亿美元、59.5亿美元和16.6亿美元。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20.7亿美元,三地分别为60.0亿美元、33.1亿美元和27.6亿美元。区域货物进出口总额7575.8亿美元,增长10.2%;京津冀三地分别为5465亿美元、1267.6亿美元和843.2亿美元,北京和河北分别增长16%和0.6%。
五、民生共享红利释放,居民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区域共享发展指数为132.8,比2021年提高3.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推进。
从交通领域看,2022年区域铁路里程密度为509.5公里/万平方千米,同比增长2.2%,京唐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宝坻至北辰段正式开通运营;高速公路里程密度达501.4公里/万平方千米,较2014年增长36.4%。从公共服务看,区域人均重点民生领域财政支出7790.9元/人,同比增长7.3%,京津冀三地分别为13801.7元/人、8818.3元/人和5822.8元/人;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9.4人,增长3.7%,三地分别增长1.5%、3.0%和5.2%。从社会保障看,区域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464万人,比2021年增加149.4万人,京津冀三地分别为2056.1万、971.7万和5436.2万人,分别增加36.9万、34.6万和77.9万人。
中经百汇提供行业研究报告、定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企业战略咨询等服务产品,另外还提供产经新闻、市场研究、产业数据服务、企业排行榜等资讯内容。